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ID:21334912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_第1页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_第2页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_第3页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_第4页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一)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学校:临渭区育红小学姓名:张静《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1—22页,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水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之前学生已初步了解轴对称,本节课继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时,多给学生展示有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对称的意义和图形中的美。课

2、下可以请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并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活动。多组织“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于找对称轴还是有些困难。本节让学生通过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找对称轴。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

3、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资源: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整体设计:教学本课利用演示,观察法,动手操作法等,分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合作总结、整理内化”四个环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老师找到了一些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欣赏一下呢?(课件展示图片)(天安门、脸谱艺术、剪纸、昆虫图片)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可能说是两边一样的,也可能说是对称的。)师:你是

4、怎么理解对称的?(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轴对称图形”(1)、课题导入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2)我们数学中也有好些轴对称图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进一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a、现在我们把准备好的平面图形拿出来,判断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b、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判断。c、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3)、结合折纸,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师:通过自己动手折,你发现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轴对称图形的含义。2、深化认识,教学对称轴。(1)师:我们发现轴对称图

5、形都有一条折痕,那么这条折痕叫什么呢?生:对称轴师:对,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对称轴的问题。(课件出示课本内容)(2)折一折:让学生折一折上面轴对称图形,找一找它们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和结果。4、边让学生演示边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不同领域的对称图形,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独立的继续探索知识,给了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约束。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师:我们学习了这么

6、多新知识,你认为自己学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小测验,看看自己到底学的怎么样。1、0——9这些数字中哪个是轴对称?2、A、B、C、D、E、F、G、H、M、Q这些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3、完成课本22页的练习题1、2。四、拓展延伸、实际应用。下面我们就发挥自己的想像,自己亲手来做一个轴对称图形。1.准备一张纸2.对折纸3.展开你的想象力,在纸上画出你想要画的图案4.沿线条撕下5.把纸张开6.向同学们展示你的作品五、总结全课,升华主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例如:天安门的设计、车标的设计、飞机、汽艇、汽车的设计等。我们生活中的

7、好多美丽的设计都用到了轴对称,让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六、作业:设计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