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

ID:21362219

大小:790.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21

作物栽培学——小麦_第1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_第2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_第3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_第4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小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物栽培学——小麦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L.)小黑麦。特点:1.由于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因此分布广,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2.麦类作物营养丰富,籽粒中含蛋白质7%—20%,淀粉75%—90%,其组成最适于人体需要的营养比例1:5—6。3.麦类作物同属一科,分属不同属,生物学上有许多共同性状。4.

2、麦类作物生育期间要求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故称为喜低温、长日照作物。第一节概述一、小麦生产的意义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3.由于播期在四季,故可以有效利用冬季光能,提高冬季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

3、%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二、世界及我国小麦生产概况世界:其中面积最大的前四名为原苏联7.23亿亩,中国4.61亿亩,美国4.21亿亩,印度3.52亿亩。总产量高的前四名分别为原苏联107966kt,中国96004kt,美国74546kt,印度49678kt.单产最高的前四名分别为荷兰712.0kg/亩*,丹麦488.2kg/亩,英国440.0kg/亩,法国432.5kg/亩。中国:我国小麦解放初期平均亩产仅43kg,50一60年代发展缓慢,6

4、0—70年代发展迅速,1970年平均亩产达76.5kg,70一80年代为高速发展阶段,平均亩产由76.5kg上升到1986年的203kg,总产也由29250kt达到90050kt,到1998年全国平均为245.7公斤/亩,总产也由1970年的2925万吨上升至1999年的1.13亿吨,30年单产上升3.2倍,总产上升3.75倍。宁夏:我区从建国后小麦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全国相比,平均单产低,但灌区高于全国水平,主要由于山区水分条件限制,产量较低,因此,从单产上我区也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第二节小麦的

5、类型、分布与栽培区划一、起源与类型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六倍体(AABBDD)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进化过程,是由野生一粒小麦进化为栽培一粒小麦,染色体基数n为7,体细胞(二倍体)为l4,为A组染色体的供源,二者共同构成一粒系;野生一粒小麦与B组染色体供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Tausch)经天然杂文,染色体加倍产生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其n=14,2n=28,再经基团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其它四倍体的二粒系类型,构成二粒系,二、小麦

6、的分布与栽培区划1.小麦是世界栽培分布最广的作物,自赤道附近的低纬度起至两极圈附近的高纬度止,皆有小麦栽培。从垂直分布来看,由负海拔到海拔3000一4000m左右的尼泊尔、秘鲁以及我国青藏高原都有小麦种植。小麦喜凉爽湿润气侯主要分布在北纬200一600及南纬200一400间,40%左右分布在年降雨500一800mm的地区,主要以欧亚大陆和北美面积最大,占全世界85%以上,以冬麦为主,冬、春麦面积约为3:1。我国小麦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的漠河,南到海南岛,西至新疆,东抵沿海以及台湾省,南北跨

7、越寒、中、暖三温带和各类型的亚热带及热带。海拔高度由不及10m至4460m处的西藏,都可正常生长。全国一年中1—10月均有小麦收获,生育期短者100天左右,长者300天左右,如西藏冬麦达周年之久。主产区在200N—410N,约占全国面积的80%以上,主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冬麦为主,占世界总产量的12%,几乎与美国或印度的产量相等。其次在东北、西北春麦区,面积小,故产量少。区划:我国的小麦栽培区划以分区命名(一)春播区1.东北春性麦区2.北部春性麦区3.西北春性麦区(二)秋

8、冬播区4.北部冬性麦区5.黄淮弱冬性麦区6.长江中下游春性麦区7.西南春性麦区8.华南春性麦区(三)冬春麦兼播区9.新疆秋春播冬春性麦区10.青藏秋春播冬春性麦区第三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周期,以生育期表示。秋播小麦大多在230一280天,春播小麦为90—120天。营养生长阶段:种子萌发——幼穗开始分化,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并进生长阶段——幼穗分化发育与根、茎、叶、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