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ID:21368339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_第1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_第2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3例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患者,均采用解剖型钢板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复查,按Cassebaum评分标准,优33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0.7%,术后尺神经麻痹1例,无钢板松动、断裂或迟发性骨折移位,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行功能性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疗效观察  近年来,肱骨远

2、端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该病多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肱骨远端引起,多为高能量骨折,且伴有明显移位现象。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在复杂的外力下导致的,再加上肱骨远端解剖形态的特殊性,因此对其复位固定都比较困难[1]。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由于反复闭合复位会造成骨化性肌炎,加重神经损伤,并且出现骨不愈合、肘内翻畸形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也采用加压螺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来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但效果仍不理想[2]。为了探求更好地治疗方法,我院选取43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3、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20~45岁,平均34.2±8.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1例,摔伤9例,硬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7倒,其它3例;左侧15例,右侧28例。按照AO/ASIF分型标准A313例,C18例,C215例,C3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0例,合并皮肤挫伤6例,多发伤4例,尺神经损伤7例。术前均无神经损伤,并且有27例在24h内进行手术,16例在48h内进行手术。  1.2治疗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侧卧位。经肘后侧入路,在鹰嘴处偏向内侧作S形切口,将尺神经游离,利用橡皮条牵引保护,然后沿肱三头肌腱两侧分离,从远端到尺骨近端,用

4、骨凿在距离尺骨近端约1.5cm处作V形截骨,截骨线位于鹰嘴尖、肱三头肌腱附着点近端的关节外缘,将带有肱三头肌腱的鹰嘴骨块向近端分离翻转,翻转到足够范围,显露骨折端。对于C型骨折首先进行解剖复位,用小克氏针作临时固定,使C型骨折转变为A型骨折;再采用拉力钉固定,当骨折复位满意后,再选用解剖型钢板5-7孔,置于肱骨远端平整的背侧面,使之与内外侧骨嵴贴切。然后钻孔并选择适当长度的螺钉拧入进行固定。最后用钢丝行“U”形固定尺骨鹰嘴。  1.3术后处理术后三角巾悬吊固定,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营养。一般术后48~72h拔除引流管,并进行肩关节活动,术后5~7d肿痛减轻后逐步锻

5、炼肘关节功能,以后据患者适应情况逐渐加大活动力度。  2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复查,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所有骨折及截骨块全部愈合,按Cassebaum评分标准,优33例,良6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90.7%,术后尺神经麻痹1例,1例出现截骨块移位,无钢板松动、断裂或迟发性骨折移位,无感染等并发症。  3讨论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多数是由于高能量暴力性损伤,所以常伴有肘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并会造成肘关节内骨折。对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传统上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加螺钉或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达

6、到解剖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等,因而会造成肘关节僵硬,肘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  3.1解剖型钢板的优点钢板设计比较符合中国人肱骨远段的生理弯曲,能够与外侧柱外缘及内侧柱骨嵴紧密贴合,钢板远端的螺钉可以将游离的滑车骨块进行固定,从而使固定的强度增加。钢板呈圆弧形边缘比较滑润,因此减少普通钢板锐利边缘对组织的刺激,有利于组织爬行生长。解剖型钢板很少引起由于塑形不佳引起的局部力学紊乱和对尺神经造成压迫的并发症。  3.2手术中注意事项:手术中应当恢复滑车、肱骨小头的完整性,并保持关节面光滑,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肱骨解剖复位完全,并采取肱骨下端复位固定。关节内复位对日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将产生重

7、要影响。内固定物不能穿出关节面或进入鹰嘴窝,否则将影响肘关节活动。术中根据内固定物是否阻碍尺神经行程来决定尺神经是否前置。  3.3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恢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功能锻炼能够有效地避免肘关节粘连僵直。因此,需要帮助患者树立功能锻炼的信心,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和非对抗性的体育锻炼。指导和鼓励患者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主动进行屈肘锻炼,并兼顾前臂旋转功能的锻炼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