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

ID:2137518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_第1页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_第2页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_第3页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目的探讨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80例腹部刀刺伤病人的诊治经过。结果本组共80例,剖腹探查72例,保守治疗8例。在72例剖腹探查中,有5例病人均发现肠壁浆膜层裂伤,X膜血肿,肝表浅裂伤。即可以非手术治疗治愈病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腹部穿透性刀刺伤的部分病人可在严密的监测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  [关键词]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  []R656[]A[]1005-0515(2011)-12-062-01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在临床中

2、非常常见,以往普遍认为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即为剖腹探查指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对是否每一例均需剖腹探查值得探讨。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穿透性刀剌伤病例治疗体会,探讨剖腹探查的指征。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例,年龄16-43岁,平均22.6岁。受伤时间30min-6h,平均2h。所有患者均为明确的腹部穿透性刀刺伤。  2方法与结果80例中非手术治疗8例(10%),手术探查72例,其中单纯腹壁穿透伤7例(8.8%),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65例(81.3%)。腹腔脏器损伤中,空腔脏器破裂42

3、例,实质性脏器破裂10例,膈肌破裂2例,肠系膜损伤9例,胰腺、膀胱刺伤各2例。2处或2处以上脏器损伤35例(43.8%),80例病人均治愈出院。8例保守治疗病人平均住院5.6天,无任何并发症出现。72例手术病人平均住院9.4天,3例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治愈。  3讨论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在临床急诊外科中非常常见,其经典治疗原则就是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剖腹探查也是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剖腹探查确实挽救不少严重腹部刀伤病人的生命。但是,也有一些病例损伤较轻微,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而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手术。有统计表明:腹部穿透伤病人中20%-27.5

4、%,为无需手术处理的腹内损伤。而腹部穿透伤的剖腹探查阴性率高达19.0%-43.9。本组72例剖腹探查病人中7例为单纯性腹壁穿透伤,无腹内任何脏器损伤,占9.9%。因此,对病人进行筛选,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腹部穿透性刀刺伤后,腹部内脏器损伤有3类:①空腔脏器损伤,如胃、肠、膀胱。②实质性脏器损伤,如肝、脾、肾、胰腺。③血管损伤,如大血管、肠系膜血管、腹壁血管。肝、脾血管裂伤主要为失血性体克。胰腺及空腔脏器裂伤则表现为腹膜炎。  空腔脏器损伤—主要为气腹:伤口溢气或膈下游离气体是判断腹腔空腔脏器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剖腹探查

5、的指征。但在腹部穿透伤中,气腹并不等于空腔脏器损伤,因为从开放的腹部伤口中,空气可以进入腹腔内。气腹不能作为腹部穿透性刀刺伤的手术指征。  实质性脏器损伤及血管损伤—主要为血腹:以往腹穿和腹腔灌洗抽出血性液体,作为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探查指征,但在临床实践中已失去意义。由于有伤口存在,均腹腔内有少量积血并不能说明一定有腹腔内脏器损伤,更不能说明腹腔内脏器的严重损伤。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肝、脾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实际上,实质性脏器的表浅损伤、大X膜、肠系膜的小血管损伤以及腹膜后血肿的渗漏等可通过保守治疗而治愈。开放性腹外伤中40%肝实质刺伤无严重后果。  腹内

6、脏器脱出:以往认为腹部刀伤有肠管及X膜从创口脱出,均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现有学者提出质疑,有认为X膜和小肠从创口突出腹膜外,并不说明一定有严重损伤,将脱出的小肠清理后复位,X膜结扎切除外露部分后可还纳入腹腔是安全的。本组有5例X膜及肠管脱出病人,在探查中未发现其他脏器损伤。因此,腹部刀伤内脏脱出也不是剖腹探查指征。  综合以上所述,并不是所有腹部穿透性刀刺伤病人均需手术探查。笔者认为可参考牛靖志的绝对剖腹探查指征:1)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低血压。2)有明确的空腔脏器破裂的表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或腹部创口内有胆汁、胰液、胃肠液、粪便

7、、尿液溢出。3)腹部创口有大量持续的溢血且无停止趋势。4)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血尿。5)影像检查发现腹腔内中量以上积血、积液。6)出现膈疝表现。7)有腹内异物残留。凡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及时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危及病人生命。决定保守治疗的病例,均要有严密的监测为保障。除生命体征外,要比较、分析患者的自觉症状和腹部体征是加重还是减轻,注意血常规的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变化,必要时反复作腹部穿刺及影像的检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