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ID:21381603

大小:3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1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_第1页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_第2页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_第3页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_第4页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作为一名农民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创业理念,不断的督促自己坚定信念,勇敢地走到最后一刻。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一)  创业女能手王思妮:种地也可以有出息  王思妮,西安市丰宣果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21年前,她就已经在外面闯荡,期间当过服务员,开过火锅店等等,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现在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在城里也买了房,拥有了自己的家。但王思妮的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特

2、别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姐妹们共同致富。  2012年5月,经过调研和考察,王思妮决定在家乡关山镇粟邑村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对这个想法,大家褒贬不一,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家人也极力反对她的决定,“我们种了一辈子的地,种地能有啥出息啊,乡下的人都往城里跑,你却往农村钻,搞不好会把挣的钱都赔进去,到时候两手空空你该咋办呀”然而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影响到她,倔犟的王思妮仍旧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发展设施农业,土地问题最为关键,该如何把群众的土地聚集到一起呢  5月的某天,王思妮独自一人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挨家挨户地向乡亲们详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回家种地,种地

3、有多大的利润流转土地,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对于大伙儿的疑虑和担忧,王思妮都耐心地一一解释。仅用一个中午时间她就跑完了村里53户村民,成功流转500多亩的土地。  6月份,王思妮又拿出了自己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所有钱,争取支农贷款。整合了一批会经营、懂技术的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成立了西安市丰宣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了赶在冬天来临前把温室搭建好,王思妮夜以继日在工地上陪着工人,帮他们举着指示灯,好几次因为太困了站着站着睡着了……这股干劲儿感动了村民们,“我们没看错人,把咱们的土地交给她很放心!”  “乡亲们把土地交给我,我就一定要干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能让他们失望!”短短6个

4、月的时间,王思妮就建成了29栋日光温室、68栋春秋温室、200亩节水灌溉,把办公区、交易收购大棚、机井、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都建好了,算算前后总共已投资了1500万元。  “我老家是山东的,这点活不算累,一个月能有千把元的收入。我们农村妇女现在家里活少,能就近挣点钱挺好的,既能贴补家用,又能照看到家里。”56岁的刘凤云一边干活,一边乐呵呵地说。王思妮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像刘凤云这样的留守妇女有100多名,园区完全建成后,将可以带动周边500多名农村妇女的就业难题。  王思妮在自己的甜瓜大棚里回忆道:“虽然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每次回到家乡,看着每家每户分散、效益低下的种植模式

5、,看着许多乡亲们的生活还很贫困、观念仍然还很落后,我就想我应该回到家乡创业,也算是我为乡亲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着温室里诱人的瓜果蔬菜,聆听着田间妇女们劳作时的欢声笑语,王思妮说,现在梦想越来越近了。  创业的过程是孤独的,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鼓励你的,也有说不好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会整合传到我们大脑里的信息,然后经过筛选用到我们自已的创意中去。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二)  农村穷小伙2元创出2个亿  低调、勤奋、精干、不善言谈……刘玉栋身上充满了上世纪70年代创业人的气质和精神。初中毕业的他,当年闯济南时身上只有2块钱,但是现如今他

6、旗下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个亿。  刘玉栋的家,和其他山东农村家庭一样:贫穷、落后、兄弟姐妹众多。和很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能力强。1987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就到山东济南“打天下”。  那时候他也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非常困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修理自行车,做学徒。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总能混口饭吃。”  刘玉栋做了两年多的学徒,竟然挣了2万元,“当时除了白天在店里修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不小。”这个“成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儿

7、有2万元,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少见的。”  赚了点钱,是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呢当时,他感到困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每个月花300元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车。  细心的刘玉栋发现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是喜欢吸烟和喝酒,于是他专门从别处批发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辅助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太高,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便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