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

ID:21401564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_第1页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_第2页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_第3页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找到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给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搭建一个“脚手架”,才能最有效地进行习题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实效性提高    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三大支柱。  我在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分化现象总是从初中物理的习题教学开始的。由于没有一种有效的习题教学方法,一些学生从不会做习题开始,然后慢慢丧失学习兴趣,最终出现两极分化。高效的习题教学可以起到深化、活化知识,巩固概念、规

2、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教学的基本追求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有效、快乐地学习。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就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对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难度不要太大,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

3、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在教学中领悟到:只有在找到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给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搭建一个“脚手架”,才能最有效地进行习题教学,才能设计出最好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轻松地面对物理习题,使物理习题不会变成学生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讲解习题时,并不是把习题给学生做一遍,而是要给学生讲清这一道习题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并适时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是教师讲评,也需要学生讲评;不仅是点评习题,而且应对习题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点评,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好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当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老师

4、对某个问题分析的方法,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它,而不是用别的方法考虑,别的方法为什么不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使我们有必要为学生的学习寻找一种高效的方式。  下面我以一道计算题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例:甲骑自行车以16km/h的速度从某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前进0.5h后,乙有急事需追上甲,于是骑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追赶,求:  (1)乙需用多长时间追上甲?  (2)此时甲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这个问题学生在小学数学、初中代数中都解过,在学习物理时要求用物理公式进行推导、分析、计算。

5、如果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评,有的学生往往会觉得很麻烦,甚至会受原有思维定势的影响,不理解这种解题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让学生自己利用已学的知识解答,有如下两种解法:  解法1:(算术方法)∵时间=路程÷速度,∴t=16×0.5÷(36-16),t=0.4h,  路程=16×(0.50.4)=14.4km。  解法2:(代数方法)(1)设乙追上甲需用t小时,则有16×(0.5t)=36t,解得t=0.4h。  (2)甲走过的路程是:16×(0.50.4)=14.4km。  16×0.516t=36t,解得:t=0.4h。  在以往的教

6、学中,我通常是直接用第三种方法给学生讲解。学生一般也能够听懂,但是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依然用算术方法或代数方法,我反复强调要用物理公式,但收效甚微。因为学生只关注计算结果,对计算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不关心。如果不及时纠正,将给学生以后特别是上高中后解计算题带来很大的麻烦。后来我转换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分别将这道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写在黑板上,再让他们说出题中每一个量的物理意义,将前两种方法中的表达式通过变形后和第三种方法的表达式进行比较,同时引导他们找出三种方法的共同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发现

7、,前两种方法实际是第三种方法的变形式,而且前两种方法,特别是算术方法中为什么要那样算他们一直不太明白,通过对比分析终于弄清楚了。  虽然对这一道题的教学来说,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多(差不多要用一节课),但由于学生知道了老师要求用物理方法的真实意图,他们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这种方法,并主动地应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不仅使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轻松,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