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

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

ID:21443581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_第1页
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_第2页
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_第3页
资源描述:

《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转基因:棉花的“秘密武器”  “21世纪是高新技术时代,拥有高新技术就有可能在未来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有主动权!农业同样如此。21世纪是生物世纪,而植物性状转基因化则是解决农业重大问题、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李付广说,在转基因棉花方面,我国在落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赶超”的目的,“但是,我们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不断获得新成果,才能保持住这种优势”。  “外源基因”的高效、规模化转化研究是课题组关注的重点,并获得累累硕果。  通过技术改进、优化各种参数、探讨规模化转化过程中影响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进一步拓宽基因型

2、范围,缩短转化周期、提高转化效率,实现年产转基因植株8000株的规模化转化。项目实施期间,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使27个品种实现了转化植株的批量生产,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9000余株;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基因植株2000余株;利用基因枪轰击法获得转基因植株3000余株。为转基因棉花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大量种质新材料,为我国转基因棉花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和材料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棉种会自然退化,所以不断推出适合各个棉区种植的、丰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是我国棉花科研工作者的重任。课题组在发现新基因、筛选和获得转基因新材料的基础

3、上,通过在不同棉区的生态育种,培育转基因棉花新品种5个、新品系23个。  李付广向记者介绍了几个主要新品种:中棉所4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具有高产、优质、抗虫、抗病和早熟不早衰等优良特性,在国家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展示中,皮棉产量较对照33B增产%,%跨长,比强度/Tex,马克隆值;枯萎病指,黄萎病指,适宜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的麦套棉或一熟春棉种植。  中棉所47,其父本双价抗虫棉品系sGK9708,母本自选丰产抗病品系P7,我国育成的第一个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其生育期135天左右,铃较大,

4、克,衣分高,%,吐絮特畅,易采收,色泽洁白,结铃性强,上桃快而集中,全生育期长势较强,早熟不早衰。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其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和%,均居首位;品质较优,长度,比强度/Tex,麦克隆值,高抗棉铃虫,抗枯萎、耐黄萎病,而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居第一位。该杂交种适合于黄河流域棉区作麦棉两熟种植,又适于江淮之间的油棉和一熟春播棉种植,近几年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均有较大规模种植。  中棉所50,为双价转基因抗虫短季棉品种,其突出的优良特性为早熟、丰产、抗病虫,生育期105天,国家黄河流域棉

5、区夏播棉品种区试中,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枯萎病指,黄萎病指,为高抗枯萎、耐黄萎病品种,纤维品质符合国家纺织工业标准,适于黄河流域棉区麦棉夏套或特早熟地区作一熟春棉种植。  转基因抗虫棉是解决棉铃虫危害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李付广说:“本课题的研发将使抗虫棉的产量、适应性等更上一层楼,同时,建立的高效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也为其它棉花功能基因或调控基因的验证提供了保障。”  此外,课题组还对获得的新品种进行推广生产。在河南、山东、浙江、安徽、山西、陕西等省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项目实施期间,其中中棉所41累计推广8

6、10万亩,中棉所45也已成为我国的棉花主栽品种;获得的抗病新品系也为解决黄萎病长期为害提供了新的育种材料。  从经济效益来看,根据通常的方法计算,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每亩比对照可平均增产千克皮棉,按10元/千克计,每亩可增收75元;每亩减少农药投入50元、减少人工投入计工费30元,也就是说,推广转基因抗虫棉,每亩可增收节支155元。科技日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