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

ID:21453681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_第1页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_第2页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_第3页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_第4页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桂军的地域文化书写长久以来,在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中,作为背景的地域文化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因素一直在幕后或前台制约着作家的文学书写,甚至如谢有顺所说:“文学的精神固然是超越地域界限的,但文学同时也是有出生地的,作家是要在作品中追问自己的精神来历的。”①一直以来桂东小说家群落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目前,其小说创作也缺乏强有力的影响。然而,先后移居北京和武汉的林白却是影响力极大的北流籍小说家,蜚声海内外的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也是玉林人。桂东这片土地上还曾产生过陈柱、王力、冯振这样的国学大师。  如果仔细翻阅这一带小说家的创

2、作实绩,我们可以说西江哺育下的文学作家并没有辜负这片沃土,在这里涌现了林白、潘大林、朱山坡、黄咏梅、纪尘、李芳新等著名小说作家。林白之于北流,朱山坡之于粤桂边城,潘大林之于桂东南丘陵都表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林白的创作已经超越了地域文学的限制,而朱山坡和潘大林则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学世界。2005年,“天门关作家群研讨会”在玉林召开,这是继“桂西北作家群”提出之后,广西文坛第二个有正式命名的作家群,彰显了西江作家面向文坛的愿望。位居于西江地区的桂东作家群从这片土地出发,由地域的“边城”发现着文学的宽广“世界”。  一、西江、西山文化概略西江是广

3、西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据考证所知,在十万年前的西江流域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候就有人类,约二万年前西江流域初步形成了土著部落,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这些居住在岭南的多民族部落从未实现过统一,故称为百越。  应该说岭南地区出现最早的即是百越文化,由众多的土著居民共同缔造,形成了大致相似的祭祀习俗和龙母传说等文化特征。古苍梧鼎盛于百越时期。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时期就成立了苍梧国,《汉书音义》中说“: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史记》则记载说: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守,崩于苍梧之野。”古苍梧文化,在秦始皇时期封苍梧郡而得到加强。舜帝南巡不仅

4、证实了古苍梧文化的存在,他南下更是开启了中原文化南下的开端。也正是在舜帝时期,当时被称为交趾的岭南地区最终划为华夏民族的版图。从舜帝开始,西江地区开启了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会合。唐宋以来先后到达西江地区的柳宗元、苏东坡、徐霞客等文化名人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气息。梧州还是本土与外来文化的交会地。  特别是梧州作为古代重要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使得西江成了沟通内地与海外的交流,大量海外文化沿着西江溯流而上,最终影响了岭南的文化形态。据史书记载,苍梧是岭南传播佛教文化最早的地方之一。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认为“:东汉时代,印度佛教

5、,以致海外各国文化,亦多自越南河内以及广东的徐闻,合浦与番禺等港口传入,而扼西江要冲的苍梧,遂成为中原学术文化与外来学术文化的重心。”②东汉时期,佛教就沿着西江向内地传播,当时西江流域的佛事活动频繁,产生了一些比较有名的佛教弟子。其中牟子最为有名,他撰写的《理惑论》是有名的经典著作,佛教理论的传播影响了西江地区的文化构成,保存在西江地区的大量佛教建筑已经成为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建筑文化。实际上,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如今的玉林、梧州、贺州等西江流域的人思想开放,商贸意识较强,文化程度较高,善于经商等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  

6、西山在桂平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称“南天第一秀山”,被誉为“北回归线的翡翠”。西山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庙宇,以龙华古寺、洗石庵等为主,使西山成为岭南佛教胜地。西山周边名胜众多,比如太平天国起义旧址再现了金田起义发生的全过程,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一个缩影。确切的说西山文化属于西江文化的亚文化,西山成为岭南佛教圣地显然与西江的佛教文化输入有关。实际上西山文化的形成还标志着西江地区水文化与山文化的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会。  山地文化是较为显著的内陆文化标志,佛经藏之名山大川也符合中原文化特征,比如中原的著名大山同时又是有名的宗教圣地

7、。西江与西山作为两种文化的象征实际表征着西江文化内在的统一和多元。西江在最早哺育了西江儿女,它是一条生命线和传送带,中原文明和海外文化都得以靠西江引进。但是西江还不是沿海,不具备海洋文化存在的条件,所以西山的存在实际上弥补了水文化的流动多变,西山如雕塑般用变动不居的形态存留了西江文化引进、传播和保存的痕迹。如果总结西江、西山文化的话不妨说是山与水的结合。  正是西江灵动、多元的文化构成培育了一代代西江作家。林白从北流出发,从边缘的视角书写女性;潘大林扎根桂东南的历史深处,批判地书写“我的族人”;黄咏梅涵化了西江的灵动,抒情的笔致呈现在她的“广州

8、故事”中;朱山坡坚持了本土的叙述,却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用文学照亮了西江这块土地。  二、多姿多彩的文学书写或许是由于林白怪异、大胆的女性视角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