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

ID:21462417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_第1页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_第2页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_第3页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_第4页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  :为使中医学的表述符合现代的习惯,可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概括为“状态医学”。“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从状态和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状态医学理论和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各自特征。以为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必须注重的新题目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中医学的状态诊疗理论的确立和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全面引进;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是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理论,其难点是怎样用西药体目前状况态治疗。  “在中医学范畴里,病理状

2、态是一组症状和体征,中医称之为‘证候’”,“中医的临床证候是以脏腑(局部器官)病变为中心,同时注重全身状态的辨识”。为使中医学的表述比较符合现代的习惯,笔者曾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概括为“状态医学”[1]。“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两者不同的表述方式构成了人们对疾病熟悉和治疗的两种不同方法。两者在方***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作为中医的状态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方法的非凡规律,决定了它在临床上的独立地位。  1 中医的状态和西医病因病理的关系  中医的状态和西医的病因病理是整体综合反应和局部病灶的关系,它们在临床上有以下不同表现

3、:(1)状态和理化指标不一致。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临床上可以见到虚冷和虚热两种状态[2];持续高热?1~2?周的病人,可以见到持续严冷的状态[3]。(2)器官组织的各种理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上可见多种状态***。例如脾虚证、肾虚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胆湿热证、湿痰(二陈汤)证等等。(3)局部器官患病,代偿功能正常时,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例如部分乙型肝炎病人、肾盂肾盏结石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4)同一疾病,如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全身反应状态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疗效的方药[4]。中医称之为“同病异治”。(5)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状态,使用同一方药治疗。如

4、冠心病、癌症、肺炎恢复期等3种病因病理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可以出现气虚状态:面少华色、乏力少气、纳差、四肢倦怠、舌淡、脉弱,可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这就是中医的“异病同治”。由此可见,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新题目。(6)孪生者在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方面,是不同个体最大限度相同的例子。然而同生不同死,且生病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不同个体自身内部的协调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个体内部协调状态的不同,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千变万化的第一内因,也是中医学存在的基础。  2 中医状态的诊断  人体性能状态正常和否的第一个感受者是自我,因此,症状是诊断状

5、态的第一要素,体征是客观依据。由于人体性能状态并非各器官功能的简单加减,因此,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在诊断状态时,只供参考[3]。  从上文可以看出,即使是同卵孪生者,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最大限度相同,但在不同个体,其内部协调状态不同。状态不同必然反映在对相同的致病因素有不同的反应。所以,用遗传因素、外在条件和器官病因病理往解释或诊断状态,是不符合状态的多种多样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事实的。  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状态可能不同;不同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状态。整体状态有病,局部器官可以正常;局部有病,整体状态可以正常。体温丈量和人体冷热状态没有必然联系,等等。均证实状态和病因病理是人

6、体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用于诊断器官病理的理化指标是不能作为诊断状态的依据。  中医状态的诊断,是一种以病人自身感受(症状)和临床体征为依据的综合判定。不同状态的区别,主要是依据临床诊疗实践中所见病象,进行深进细致分辨的结果。笔者?1999?年秋诊治?1?例病人,属中医外感病秋燥中的温燥,症见:发热,少许恶冷,咽干鼻燥,干咳无痰,口渴舌干稍红,脉浮数等,更见满面白色细小皮屑。可谓典型之至。假如从病因病理角度,只能回为病毒为害,西医没有应治之法。  状态的诊断,实质是以症状、体征为依据的综合判定和分类。分类的基点是冷热、虚实;分类的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状态——证候,寻找有

7、效的方药。  中医学以为,人体内部的平衡和人体和自然界保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定强度的致病因素导致了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疾病。因此,中医对人体性能状态的判定有两个基点:(1)偏冷或偏热;(2)太过或不及[2]。所以,冷证、热证、虚证、实证是状态分类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总纲。由于临床上千变万化,数之不尽的各种状态,都是冷热虚实的进一步的具体划分。  中医学中的基本状态约20种,包括脾虚、肾虚[3];常见状态?200?多种[5]。假设人体分为九大器官系统,按排列组合的数字方法计算,人体状态数以万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状态诊断的复杂性。  3 中医对状态的治疗  状态

8、的治疗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