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ID:2146480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_第1页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_第2页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_第3页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意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它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但长期以来,对中国艺术歌曲民族化的问题,却是少有论述。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与发展,觉醒本土音乐文化意识,肯定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必然。因此,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必须在学习西方艺术歌曲精华的同时,继承和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

2、统,挖掘其本土性精髓。  任何艺术体裁都具有本体裁自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艺术歌曲也不例外。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特征是什么呢?从其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包括:    一、音乐语盲的民族化    一方面,将中国传统音调与民族牙口声五声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而且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的艺术歌曲创作的新风格。例如青主的另一代表作《我住长江头》即体现了这一特点。它对西方大小调及传统的功能和声有很大的突破,并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真挚感人,与快速流畅稳中求变的伴奏织

3、体共同表达了思念的主题。歌曲的头四句调性是从e小调转到D大调,第五句从D和弦开始,引出G和弦,并采用G宫和弦与E羽和弦相交替的手法,丰富了和声色彩,赋予了这首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  另一方面,作曲家在欧洲浪漫派和印象派音乐和声语言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具有中国风格的旋律相结合,加强色彩、表达情感。如《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中引子材料的运用:  引子开头,材料取自歌曲结尾部分的宣叙调音调,接着是建立在五声音级上的属九和弦的连续下行级进,材料取自第一段音乐的结尾部分。既用贯穿全曲的主题音调预示歌曲的情绪,又用充满悲怆色

4、彩的和声音响表达了歌曲的眷念之情。    罗忠榕的《涉江采芙蓉》(载《音乐创作》1980年第3期),是罗忠榕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一首探索型艺术歌曲,作曲家精心设计了一个具有五声音阶特点的十二音主题,将欧洲的十二音序列创作手法同中国的民族风格紧密结合起来,主题的原型、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大句与中国古诗的“起承转合”结构相呼应。契合了诗词中创造的情境。    二、歌词的民族化    中国艺术歌曲歌词,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中国是一个诗律发达的国家,诗词的历史源

5、远流长,数量庞大,仅唐代一朝,就创作了近5万首诗,名家辈出。所以说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而作曲家努力从形式上把握诗歌的结构、句法语气、节奏、合仄押韵,对内容有深刻的情感领悟和共鸣,从而提高了艺术歌曲的创造能力。  一方面,以古典诗词为题材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非常注重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高雅气质。在创作上精雕细琢,保持中国诗词清雅高洁的韵味。另一方面,乐与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音乐语言抒情、流畅、优美、精致,生机勃勃,诗意浓浓。  艺术歌曲大师雨果·沃

6、尔夫所说:“诗是音乐的源泉”。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如:唐诗(王维《阳关三叠》)、宋词(苏轼《大江东去》)、现代诗(艾青《我爱这片土地》)等人的诗歌,高雅优美的歌词配以抒情诗意的音乐,不仅给予作曲家以灵感,也深深打动和升华着听众的心灵。如以青主的《大江东去》为例,不难看出在青主看来,其作品大都以古典诗词为题材,非常注重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高雅气质。在创作上精雕细琢,保持了中国传统诗词清雅高洁的韵味。其代表作《大江东去》即选自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艺术歌曲表现出作者既能驾驭西方作曲技

7、法的才能,又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他毫无拘束地使用西方作曲技法之能,来抒写我国古诗词所表达意境之美。其音乐无论在段落的安排上,还是在和声语言的运用上,都紧紧围绕着表现整首词的情感。他将音乐这一灵魂的语言融入了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景之中。  《涉江采芙蓉》是罗忠榕根据古诗创作的,作者运用了20世纪十二音序列技法,是将中国古诗风格与现代创作技法相融合的范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欲终老。  歌词通过对芙蓉、芳草的描写把人带入时空隧道,好似回到

8、从前美好的境界中,然而长路漫漫,同心而离居又让人回到现实离别的忧伤情感之中。充分地表现了一位长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结构安排的民族化    具有悠久文化的中国,其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中国艺术歌曲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创作,自身带有其显著的本土性特征。作曲家努力在钢琴伴奏与歌唱、曲式编排与情感表达、结构布局与作品内涵上契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意境化”。  首先,歌词涵义与钢琴伴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