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

ID:2150810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_第1页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_第2页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_第3页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英语隐喻认知中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映射,发挥意象图式在英语隐喻认知中的作用,结合学习者在隐喻认知中的个性差异,更好地开展语言教学,提高学习者隐喻认知能力和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隐喻认知;意象图式;映射  Gardner和Winner将隐喻能力定义为,在目标语中通过隐喻性结构和其他认知机制对概念进行映射或编码的高级语言能力,它包括隐喻解释能力、给隐喻解释找到有效理论依据的能力、与特定语境相符的隐喻能力和对同一语境中若干竞争性隐喻表达式的优劣进行评估的能力。Littlemore在实证研究中全部采取“甲是乙”的隐喻表?_式,没有涉猎任何其他隐喻表达式,

2、这与语境中的名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等传统隐喻表达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MarkJohnson的著作《心中之身》中,意象图式被定义为一种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结构,建立在我们对空间的,对事物操作和感知互动的切身体验之上。它是一种结构,组织我们的经验和理解。大脑中图式的存在是隐喻映射的发生的前提。MarkJohnson对图式的论述,很好的拓深和完善了他之前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隐喻思想。  GeorgeLakoff在《女人,火和危险事物》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观点,理想化认知模式包括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四种认知模式。其中,诸如“整体―部分”

3、“中心―边缘”“容器―内容”和“上―下”等抽象的理想化的建立于日常空间体验基础上的认知模式即是“意象图式”(imageschema)。因此意象图式,通俗地讲就是指外界事物通过身体经验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空间化的反映。也就是说,我们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都是以空间结构的形式存在的,因为人类最初的经验就是空间经验。随后几十年图式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按照权威的社会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图式是“代表个人对事物、人或环境的知识的认知结构,它包括对所认识的对象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一、英语隐喻认知中源域与目的域之间映射的意象图式  传统的隐喻研究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现象,认为使用隐喻

4、只是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不会给词汇带来新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Richards提出了相互作用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装饰,而且是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方式。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语言与认知能力的相关性和系统性,指出隐喻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这标志着隐喻研究由传统的客观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转变。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域(domain)与映射(mapping)的概念引入隐喻研究,提出了用源域(sourcedomain)与目的域(targetdomain)之间的映射来阐释隐喻认知现象,开辟了隐

5、喻认知研究的新视角。1985年,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一书中提出了合成空间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的思维过程,这一理论对隐喻的分析使用了“四空间模式”,通过解释合成空间中一些映射无法看到的细微的推理和整合过程,来分析实时隐喻中的意义构建和推理机制。  图式(schema)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提出的,他强调图式就其本身而言,任何时候都只是想象力的产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在20世纪20年代就考察了图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了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

6、储存在学习者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以及学习者知识库吸收新信息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发展完善了这一理论。他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它强调人已经拥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胡壮麟在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中指出,固有知识体系在语言编制程序中十分重要,它所涵盖的信息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且组织形式是层级式由上而下的。  二、意象图式在英语隐喻认知中的作用及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有效的交际与隐喻能力密切相关,隐喻认知能力在英语学习中有重要作用。英语学习者经过长期的学习或许能够达到较高的语言流利程度,但普遍缺乏以目标语

7、的概念图式进行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学习者虽然可以以目标语的形式结构说话,但却无法以其母语的概念结构思维。因此,Littlemore指出外国学生听课的一大障碍就是缺乏及时准确地理解老师所使用的隐喻的能力。文秋芳认为如果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隐喻的多样性,学生的外语能力只能处于较低水平,不可能有显著的进步。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英语学习者较强的隐喻认知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