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

ID:21530681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抗战中血肉磨坊的价值与思考院系: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内容提要:在日本扩大侵华和七七事变的背景下,以虹桥事件为导火索的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个阶段的战争,虽然最终战败,但却在中国的抗战乃至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和战略战术方针上,吸取教训,丰富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关键词:淞沪会战抗日战争爆发过程意义与思考目录一、淞沪会战的爆发…………………………………………1(一)日本扩大侵华………………

2、…………………………1(二)七七卢沟桥事变………………………………………1(三)虹桥事件………………………………………………2二、淞沪会战的经过…………………………………………2(一)第一阶段………………………………………………2(二)第二阶段………………………………………………2(三)第三阶段………………………………………………2三、淞沪会战的意义及思考…………………………………2(一)淞沪会战的意义………………………………………3(二)对淞沪会战的思考……………………………………3论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抗战中

3、血肉磨坊的意义与思考一、淞沪会战的爆发(一)日本扩大侵华日本统治集团,早就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从“九一八”侵占中国东北并向华北扩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侵华已经得到十分大的利益,大陆政策第一步的预想变为现实,就更加积极地扩大侵华。而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推动战争。日本的政治也迅速地走上天皇制的法西斯主义统治。1937年6月,近卫文麿任日本首相,采取了关东军参谋长、侵华狂热分子东条英机的主张:鉴于西安事变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渐形成,应立即扩大侵华战争。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的

4、宣传机器,大肆鼓吹侵略中国的“正义性”。另一方面,对外又不断制造“和平”的阴谋,鼓吹所谓“日中友好提携”。在这种“和平外交”的烟幕下,日本大量增加其华北驻屯军的兵力,在北宁路屯驻重兵,并侵占丰台这个重要军事据点,大批日舰开到青岛、上海,并进入长江各埠。37年6月以后,驻丰台的日军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在外交上,日本对一切表面上还有一层反侵略、非战外衣的国际组织、限制其独占中国的条约,统统抛开,与正在进行侵略殖民地的意大利、德国组成联盟。  进入1937年,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军事上,已经全面进行

5、了侵略战争的部署,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要开始了。(二)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共产党员大会上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须的准备,随时出动

6、,到抗日前线!”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0190/70192/70270/4763940.html同时红军立即集中,准备奔赴民族战争的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各地爱国军民纷纷行动起来,大力支援华北前线。卢沟桥的炮声,唤起了全国人民团结御侮的抗战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新的觉醒。  七七事变发生以后,国民党政府处于动摇状态。然而无论是国民党想要直接交涉、斡旋、调解或是公断等等,均未得日本之置答。国民党在7月16至20日,召开庐山谈话

7、会,讨论了和战方针问题,会中张群则向蒋介石提出所谓“和必乱、战必败,战而后和,和而后安”的“十四字真言”。http://www.qqywf.com/view/b_202071.html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一篇关于准备抗战的谈话。仍然希望对日和谈、妥协,还没有放弃苟安的幻想。尽管国民党政府存在侥幸心理,幻想寻求“外交方法”来解决华北事件,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决不会改变。它在谈判的幌子下,加紧调集兵力,部署扩大战争。至7月下旬,日本对华增兵达10万左右,进一步完成了扩大侵华战争的军事部署。日军准备就绪,

8、即于7月26日攻占廊坊,并向中国方面提出最后通牒,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北平。7月28日,日本大举进攻南苑。7月30日,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天津沦陷后,华北战争继续蔓延,全国人民的抗日怒火进一步熊熊燃烧起来。(三)虹桥事件 1937年8月9日下午5时许,日本驻上海丰田纱厂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斋藤要藏,驾军车沿虹桥路由东向西急驶,直冲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