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ID:2154349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_第1页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_第2页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_第3页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_第4页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临床护理;效果 

2、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heartdisease),属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是因肺轮廓病变、支气管-肺组织病变,或者是肺动脉血管病变,促使肺循环阻力不断增加,肺动脉表现出高压状态,所导致的右心室肥大的疾病[1]。肺心病,具有病情发展缓慢的特点,早期,以肺、胸部疾病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出心功能衰竭,导致肺等器官受到损伤,因而,肺心病后期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为探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本院以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取

3、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包括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5.3±8.92)岁。研究组,包括19例男性与11例男性,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8±9.0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与慢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

4、,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监测病情: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查看患者是否出现头痛、面色苍白、恶心、意识不清、腹胀等症状,若出现,则说明患者病情可能出现加重,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②心理护理:肺心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易反复发作,难以达到治愈效果,加之受慢性呼吸衰竭影响,易导致患者产生悲观、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肺心病与慢性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

5、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通过成功案例,采用言语、肢体等方式,给予患者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获取患者信任,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质量工作的开展,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保障。③呼吸道护理:受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疾病特点影响,患者呼吸道易产生大量分泌物,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清除,诱发痰鸣音、窒息,促使患者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处于适宜的体位状态下,定时辅助患者翻身,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分泌物排出。若条件需要,应给予吸痰治疗,避免窒息。针对昏迷患者,应及时将患

6、者口中的痰液与分泌物清除干净,防止不良后果。④饮食指导:针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表现出食欲下降等状态,造成营养不良,降低抗病能力。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做好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摄取富含蛋白、热量、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每日营养达标。若条件需要,可进行鼻饲,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切勿食用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且不得吸烟、喝酒。  1.3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呈现出好转趋势,肺功能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将本

7、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指由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以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为划分依据,可将肺心病分为慢性与急性,临床上以慢性肺心病为主[3]。其中,支气管及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常

8、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较为常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其他器官易受到损伤[4]。近年来,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