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

ID:21583613

大小:76.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_第1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_第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_第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_第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改变特征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42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人群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彩色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各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斑块发生率高(71.8%),且以软斑、硬斑构成为主。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57.1%,狭窄主要与软斑、混合斑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1.2仪器与方法

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HPImagePoint彩色多普勒声像仪,7.5MHz线阵式探头,由同一位超声医师完成颈动脉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检查对侧,采用纵横两个切面依次观察颈总动脉及分叉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颅外段。超声常规显示颈部动脉,观察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形态、大小、性质及管腔是否狭窄。依次检查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及颈外动脉颅外段,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lcm,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段1cm处后壁中膜厚度,IMT测量3次,取平均值,正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05)。在本研究中发现,斑块类型在正常组及病例组中的

3、分布比例不一,在正常组中,不稳定斑(软斑+混合斑数)占总斑数20%,而病例组不稳定斑数比例可达48.1%。本结果与国内邹艳秋等[7]报道完全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主要与不稳定斑块有关,在本研究中发现病例组颈动脉狭窄的比例(中到闭塞)可占57.l%oPalak等[8]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达68%。Wityk等[9]报道白人、黑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外颈动脉>50%狭窄患病率分别为33%、15%。这些结果均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明显相关目前一些观点认为,低回声和不均质回声斑块较强回声和均质回声斑块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危

4、险性高,等回声斑块更多与无症状的临床状态相关。而本研究中软斑及混合斑主要是低回声和不均质回声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尤其是软斑、混合斑),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出血、血栓形成以及栓子脱落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Hollader等[10]认为,领动脉斑块的组织形态学与缺血性卒中和TIA的关系较管腔狭窄程度更加密切。斑块内出血与颈动脉重度狭窄一样危险,有研究结果显示[11],82%的斑块内出血伴有临床症状,而纤维斑块仅有62%的患者有临床症状。对于软斑及混合斑中超声示其中不均匀的低回声斑块是相对不稳定的斑块,容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动到迗颅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

5、的几率很高。本研究中病变组粥样硬化斑块以扁平斑、软斑及硬斑为多见,混合斑较少,而在完全性卒中及进展性卒中患者中检测出软斑及混合斑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提示临床医师必要时进行早期干预性治疗,以降低这部分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研究还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的HCY和hsCRP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表明患者中的高HCY和hs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明显相关。在许多研究中可以应用hsCRP水平的测定来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是否是溃疡斑,且hsCRP是独立预测卒中的炎性标志[12],而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则是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参动脉硬化的发生发

6、展[13]。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技术已成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对于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应用颈动脉超声来评估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形态,同时结合血清中的HCY和hsCRP水平来判断动脉硬化的进展,应尽早期给予维生素和他汀干预,可预防和减少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379.[2]HederaP,BujdakovaJ,TraubnerP,etal.Strokeriskfactorsanddevelopmentofcollateralflowin

7、carotidocclusivedisease[J].SctaNeurolScand,1998,98:182.[2]SillesenH,NeilsenT.Clinicalsignificanceofintraplaquehemorrahageincarotidarterydisease[J].JNeuroimaging,1998,8:1519.[3]BotsML,HoesAW,KoudstaalPJ,etal.Common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andriskofstrokeandmyocardialinf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