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

ID:2159291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_第1页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_第2页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_第3页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_第4页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灵哲学视域下的心身问题研究从中西比较哲学的视野下介绍和讨论心灵哲学的种种问题,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意识问题的解释,也不同于当代西方哲学对心灵哲学的解释,而是在中西比较哲学的视野下处理心灵问题,将三种不同的资源建设性交锋交融,为进一步探讨心灵哲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在当代哲学界,心灵哲学已然成为一个博大精深、蔚为壮观、魅力无穷的研究领域,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方心灵哲学以传统哲学的心身问题为核心,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为我们探讨心灵哲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出发点和方法论原则,笛卡尔心身二元论更是近代以来心灵哲学的根源之所在,而物理主义则是当前学界在处理心身问题时的常见立场。心灵哲学发展

2、至今虽几经曲折,但心身问题仍然是其讨论的问题的本质核心。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心灵哲学的一个基本论题,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凡是断定精神对于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在列宁那里得到了继承:我们总是毫无例外的看到,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个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是否把自然界、物质、物理的东西、外部世界看作是第一性的东西,而把意识、精神、感觉(即经验)、心理的东西看作是第二性的东西,这是一个根本的

3、问题,它实际上在把哲学家划分为两大阵营。斯大林则进一步发展了上述对唯心主义的批评,他认为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既根本否定二元论也根本否定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拒斥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斯大林否定二元论的根据在于,他认为,世界虽然存在着观念的现象和物质的现象,但这绝不是说,他们相互否定。恰恰相反,观念的方面和物质的方面是同一个自然或社会的不同形式,决不能把他们看作互不相关的东西,他们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因为我们没有任何根据设想他们是相互否定的。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斯大林式的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拒斥是明显的,对他所理解的二元论的反驳是成功的,但依然有一些二元论并不具有斯大林所规定的特征,比如笛卡尔,

4、甚至可以说,笛卡尔关于心灵和身体的二元论和斯大林所刻画的二元论是完全无关的。笛卡尔的二元论是心灵哲学颇有影响的一个教条:他宣称心灵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这两种实体之间通过大脑中的松果腺(PinealGland)发生关系。笛卡尔对心身问题的主要讨论体现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心灵和身体之间如何通过松果腺作用的问题在“PassionsoftheSoul”得到比较细致的讨论。对心灵的理解是从心灵对象和物质对象的一般性区别入手:物质对象占有空间位置,心灵的对象(如思想和感觉)不占据空间;心灵有感觉性质而物质对象缺乏这种性质;心灵似乎是透明的,而物质则不是。当斯宾诺莎宣称:观念的次序就

5、是事物的次序。无非是要得出通过对观念的把握和认知最终获得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但自笛卡尔到休谟都无法走出自我中心的困境,心灵始终是被关在一个盒子里面,透明且封闭。据说现象学胡塞尔、梅诺·庞蒂都有突破这个自我中心的困境,胡塞尔提出了要模糊认知对象和认知心的区分,庞蒂提出了身体—主体的概念,取代二元论,最终获得对于实在的知识。成功与否不论,但他们都抓住了笛卡尔哲学或者传统哲学的根本问题,给出了不同解决方式。总之,心灵哲学对二元论的解决,是在笛卡尔心灵框架下的重建,而现象学对二元论的解决确实彻底颠覆了这个框架。笛卡尔在讨论身心的时候,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包括:实体、属性和样式。在笛卡尔

6、看来,世界由实体组成,心灵实体具有思想特性,它的样式是感觉、映像、情感、信念、愿望。身体实体具有广延特性,它的样式是各种具体的形状和大小。这样心灵是思想的实体,物质是广延的实体。心灵没有广延,物质不能思想。如上已经解释了身心的区别、各自的特性,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其困难和重要性都是头等的,那就是刺激后人寻找替代方案的身心关系问题。韩国著名学者金在权(Jaeg)提出了随附性(Supervenience)论证(见TheManyProblemofMentalCausationP170-179)。心理事件和物理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有随附关系,两个相同的物理事件有着相同的心理事件

7、。每一个心理事件又依随于物理事件。假设心理事件M依随于物理事件P,心理事件M*依随于物理事件P*,因果关系不是发生在M和P之间,M和M*,M*和P,M*和P*之间,而是发生在P和P*之间。依附性论证假设了最小的物理主义,即任何物理主义都可承认的解释。每一个物理事件都依随某一特定的心理事件,两个底层的物理事件因果,在表面上就变成了从哭泣到欢笑的变化。金在权的依随解释较好地处理了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之间的关系,对日常经验中的现象给予了合理的哲学说明。20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指出:他反对心灵和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