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ID:21619400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_第1页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_第2页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_第3页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_第4页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大学《古代文学》课的传统机制已经使这门课程呈现出一定的危机。针对目前的授课情况和存在问题,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都要相应有所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古代文学》课传统教学的积弊,为这门课程的未来教学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地方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需侧重学生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养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熏染与提升。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是在教学活动中解决好以下几组关系:一是教师点拨与学生自学的互动关系,二是文学

2、史与作品选讲解的主次关系,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研读的内外关系,四是教材讲授与知识延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古代文学;人文素养;任务驱动;点线面结合;自我教育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六盘水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加快转型发展的立足之本,也是社会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侧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古代文学作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必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关键是在教学活动

3、中解决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教师点拨与学生自学的互动关系  1.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呈现出多样性与时效性的趋势,压缩传统课程学时,几乎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已将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总学时数缩减到200学时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00学时。而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时间跨度甚为久远,课程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到汉魏六朝,经唐宋而至元明清的长达数千年的文学遗产,不仅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十分繁杂,而且还涉及到史学、哲学、语言学、文献学、文艺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这就构成了一种深刻的矛盾,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完成

4、教学任务,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改革的关键,乃在于师生关系的彻底转变。  1.2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采取一言堂的灌输方式,学生则机械地记笔记(现在的很多大学则多表现为教师在台上播放教学幻灯,而学生在台下用拍照再埋头抄成笔记形式,更有甚者,学生直接拷走教师的幻灯片,然后学生在课上自己玩),考前一周熬更守夜狂背式复习,考后一周忘得一干二净。很显然,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新型的高校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知识与学问的输出者,更应该是方法与思路的点拨者。  1.3教师最伟大的地方,不是站在讲台上机械地播放幻灯片和静态地灌输知识,

5、而是将学生培养成善于自学并在大学毕业之后还能坚持自学的人,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与充满智慧的点拨而渐次达到的,而这也是判断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志。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其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乃是首当其冲需要学会的本领。无独有偶,日本作家白取春彦在其《独学术》一书中也如是强调:不靠自己念书,你什么都学不会。他说:无论你进的是语言学校,还是去上大学,如果自己不念书,终究什么都学不到。  1.4换句话说,如果不靠自己独

6、学打底,甚至可能连基本的课程都跟不上。[1](P24-25)因此,一个真正称职的高校教师在他授课的过程中,务必使学生树立起自学的信念,培养起自学的习惯,让学生懂得一些自学的方法和门径,进而让他们走上独学的道路。学生好比大地上纵横恣肆的流水,缺乏的不是流动的力而是引导之方,而教师好比挖沟渠的锄头,锄头过处,流水亦趋。世俗一般认为是水到而渠成,却不知在师生关系中,实为渠成而水到,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之功,无论怎样夸张都不为过。具体到古代文学的教学,笔者以为,应当由教师先行讲解一段时间,使学生略知学习的方法;再渐次培养学生自学的本事,可运用一些教学上的手段(如任务驱动法)布

7、置一定的自学任务,教师可抽样检查并作点拨式讲解。经由此种教师点拨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一个或几个学期下来(在有的高校,教师可连上两段,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有的教师就能连上唐宋文学与元明清文学两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如古人所谓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二、文学史与作品选讲解的主次关系  2.1经过几代人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业已形成了一种类型化的授课模式,即以文学史为线索而适当穿插作品讲解。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因为授课内容偏多而课时不断缩减,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不少高校教师有意无意将这门课程变成了只讲文学史而不讲具体作品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