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

ID:21634088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_第1页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_第2页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_第3页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_第4页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做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何为做人教育,各种论述有很多。笔者认为,做人教育就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中职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但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中职毕业生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综合素质较差,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惰

2、性较强,缺乏竞争意识;组织纪律较差,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道德水平不高,社会公德意识较差等。归结为一点就是,不懂得如何做人。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中职教育职业的老师,希望能够通过对本课题的探讨,分析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成因,寻找做人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表现(一)价值观迷失当前大部分中职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虽然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不少中职生出现价值观迷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没有理想或目标,缺乏动力,没有进取心,在各方面不求进步,上课时睡觉聊天,下课后打打闹闹,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没有正确的人生信仰或追求,精神

3、空虚,无所寄托,萎靡不振,以至于沉迷于网络或赌博,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缺少包容心,凡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或大打出手等。(二)缺乏责任心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是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职生很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普遍缺乏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不负责任,不珍惜学习机会,生活懒散,玩世不恭,更有甚者因为不顺心而走上轻生之路;对家人不负责任,只顾向家长要钱,不体谅家长的苦处,贪求享受,爱慕虚荣;对他人不负责任,自私自利,待人冷漠,缺少宽容心;对集体没有责任,缺乏主人

4、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三)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较低很多中职生在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文明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无视课堂纪律,上课迟到早退、睡觉、听音乐、接打电话、聊天等,影响课堂秩序;不懂得尊敬师长,有顶撞老师的现象;语言不文明,说话时脏话连篇等。道德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为不爱护公物,在桌椅上乱刻乱画;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扔垃圾,随意践踏绿地;随便乱倒剩饭;缺乏诚信意识,抄袭现象严重。二、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做人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上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原因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下

5、面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中职生自身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一)学校教育的偏失学校教育是学生做人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形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在中职生的做人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失偏颇。近几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低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生源不仅数量越来越少,而且质量令人堪忧。毕业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很多入学新生在知识,能力和个人修养等方面远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从而加大了教育难度;另一方面,奉行“功利主义”

6、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过分注重和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了中职生以做人为主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淡化了职业技能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很多中职毕业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由于没有做人的基础,所以“事”也最终做不好。这对中职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教学水平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做人教育的效果。第一,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不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很多专业教师在上课时只注重学生知识可技

7、能的传授而忽略对中职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不能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第二,教师的育人水平不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虽然不低,但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主要是专业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有些教师虽然有育人意识,但是受自身素质和条件的影响,自身修养低,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人素质严重缺失,这也对中职生的做人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二)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它包括十分复杂的成分,有显性的教育影响,如父母有目的,有

8、意识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也有隐性的教育影响,如包含在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之中的教育影响。原国家教育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曾指出:“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无论是谁,一开始都是生活在家庭教育的环境里,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第一位老师。”“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