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

ID:21647706

大小:2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3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_第1页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_第2页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_第3页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_第4页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听课有感         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这—次有幸到武汉的两所名校学习,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在教学楼的入口处可以看到醒目的几个大字——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体现了他们的一种教学理念,后来,听了他们特地为我们开设的6节课,其中有一节是特级教师殷希群上的。他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体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 一、七分钟不说一个字,忍得好 上课始,教师只说了五个字“先做一道题”,然后在黑板上写出题目: 已知z=2-i,求z6-3z5+z4+5z3

2、+2的值。 在之后7分钟的时间里,教师没再说一个宇,教室里除了听到学生在纸上演算的沙沙声之外,静悄悄,在这7分钟的时间内,所有的学生都在埋头演算,没有做其他事情的.我听课不计其数,几乎没有看到过有教师像殷老师这样做的,这就是殷老师与一些教师的一个不同之处,也是高明之处,在学生埋头演算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中巡视,能够观察到每一个学生都在做什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能够适时介入,给予必要的指导。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普遍现象是,教师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不到一两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开始“启发”“分析”,而此刻学生甚至连题目都还没有看完,更谈不上弄清题

3、意,也谈不上有自己的思考;有的教师也注意到应该让学生先想一想,但是所留的时间却很少,同学们刚刚开始的思考被打断,只好听教师讲,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即便想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的,也难以忍受教师发出的噪音,教师的所谓“分析”也基本是做题给学生看,而且对技巧津津乐道。对那些看起来比较“笨”、容易想到的“大众化”方法却不屑一顾,整个过程很少有学生的参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在教师滔滔不绝地演讲过程中,学生并不需要动手,爱听不听,看窗外、看天花板的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有,甚至还有用手机发短信、照镜子的,由于教师自己忙着演讲、忙着演算、忙着板

4、书,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也无暇发现,无暇进行教学管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愿意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讲得多的现象,在当前教学中很普遍。教师提出问题后,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不要帮他们读题目,读题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不要与学生争这个机会.再说,在高考考场上,教师也不可能帮学生读题目,认知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全班整齐划一,教师要耐心,要忍得住,舍得给学生留时间,课堂教学急不得!教师不耐心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导”得多,“牵”得多,代替得多,不要忽视了是谁在学习!是他们在学习,不是教师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就让学生自己

5、去做,不要越俎代庖,这是教学的一条原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当然不是指所留的时间越多越好,也不是指教师就不要讲,放任学生,不走极端,关键在于要恰当,要适时介入,比如,问问学生做完了吗?有不会做的吗?哪里有困难?等,讲什么?讲学生有困难的地方,如果学生都会了你还讲什么呢?你讲那些他们不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怎样讲?解题教学,一般应该按照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来进行,或者至少做到九个字“有什么?干什么?怎样干?”教师要讲如何分析每一个条件,揭示它的本质;数一数有几个条件:画个图、列个表理解条件;初步估计或确定条件的使用方法;关注条件之间的

6、联系等,也就是弄清楚“有什么”。明确任务,知道要干什么,增强目标意识:能否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为几个小任务?能否转化成另一个任务?等等,然后再思考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制定一个大致的解题方案,教师应该在每一道题的解答上给学生做示范,暴露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是把解题过程抄到黑板上去,做题给学生看。久而久之,他们便向你学会了怎样解题。许多教师开口高考,闭口高考,却不想一想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到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概念的理解、知识的熟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领会,靠的是通过你的教学,他们已经“学会了思考”。而不是反复看着你解题,复制你的解题过程,尤其是那些只

7、能欣赏难以复制的解题技巧。教师要讲通法,绝不能在学生面前耍技巧。再说那些技巧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如果是,你就应该暴露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一思维过程,化巧为不巧。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解题行为,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是因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不是教师(虽然教师也得到发展,但主要不是发展教师),学习是学习者的体验、感受、感情,就应该让学习者亲自动手做,亲自动口说,亲自动脑子想,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强调要真正学会——绝知此事,需要“躬行”。奥苏伯

8、尔认为,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并不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登记”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积极的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