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ID:21662968

大小:4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3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_第1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_第2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_第3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_第4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全市各地探索出了一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了一批示范典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本地乃至全国产生了影响。但是,我市农业循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严重,农村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农业理论为指导,以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抓手,按

2、照循环经济理念,促进我市农业资源最佳配置、废弃物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二)基本原则1.“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农业资源使用和废弃物产生减量化,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2.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各地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示范引导,逐步推广和全面发展。3.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主体为主,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方式推进。4.科技先导。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3、效益并重。根据农业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定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以最低的环境代价谋求最好的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总体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末,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建成一批符合农业循环经济要求的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产业、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和企业集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生产指标。到“十一五”末,粮食面积稳定,单产提高,总产超500万吨,年均增长3%;农作物秸秆总

4、量达600万吨;油料、棉花、蔬菜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肉蛋奶总产达到80万吨,年均增长%;水产品总产达到12万吨,年均增长%。2.农村经济指标。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年均递增4%;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3.减量化指标。到“十一五”末,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化学氮肥施肥强度降低5%,化学农药施用强度降低10%。4.资源化指标。到“十一五”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55%,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6%以上,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率达到70%以上。5.可持续发展指标。到“十一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

5、沼气池建设用户比例达到10%、太阳能建设用户比例达到30%,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达100个以上。二、重点任务(一)节本增效,发展节约型农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压滤机滤布把节约放在首位,强化节约意识,创新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建立健全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减人(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等“九节一减”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稳定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组织开展耕地地力的全面调查,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

6、管理。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施用有机肥,大力推广机械化秸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等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完善田间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局复种指数,提高土、水、光、热等资源的利用率,鼓励发展低耗能设施农业,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率。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逐步清理整治空心村、闲置宅,尽量减少占用土地。2.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先发展节水型农业。筛选和推广一批耐旱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农作物品种,积极推广深耕深松、集雨蓄水灌溉等节水技术。拦蓄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快井灌区恢复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和管护

7、节水灌溉设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的蒸发和漏失。推进灌区收费体制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形成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3.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合理选用肥料品种、优化施肥结构上下功夫,把握施肥时期,改进施肥方法,促进化肥施用由通用型复混肥向专用型配方肥方向转变;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强选择性的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改进施药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减少农药使用量,防治农村土壤污染。普及应用种子精选分级、包衣、药剂拌种等加工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