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

ID:21687843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_第1页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_第2页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_第3页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_第4页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01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pt)是1985年由哈佛医学院Fett等首次基于促血管生长能力从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血管生长因子[1]。主要是在胚胎、成人血管组织及成人血管生长变化活跃的器官中表达,同时也在肿瘤、创伤、炎症等多种病理状态下表达。Angpt家族主要有4个成员,分别是Ang-1、Ang-2、Ang-3、Ang-4,其中A

2、ng-1、Ang-2与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1.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结构特点  1.1血管生成素1(Ang-1):Ang-l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q22.3-23,分子量约为70kD,由498个氨基酸组成的同源六聚体构成。其氨基端螺旋-螺旋结构域呈四面体结构,由约180个氨基酸组成;羟基末端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大约由200个氨基酸组成。螺旋-螺旋结构域和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之间的连接肽是Ang-l与细胞外基质(ECM)连接的结构域。AnglmRNA有四种异构体,分子量分别为1.5kD,1.3kD,0.9kD,0.7kD,

3、分别编码的氨基酸数目为498、367、285、154。Huang[2]等研究表明1.3kDAng-l和0.9kD的Ang-l是Ang-l作用的负性调节因子,有下调Ang-1的作用。Ang-1主要表达在胚胎期的间质细胞以及成人肌肉、前列腺、卵巢、子宫等富含血管的组织中,其表达受表皮生长因子(epidemicgrowth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等的调控[3]。  1.2血管生成素2(Ang-2):Ang-2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p23,长约496

4、氨基端,约60%与Ang-1相同,分子结构也与Ang-1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螺旋-螺旋结构域与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的交界处少了一个半胱氨酸。Ang-2主要表达于卵巢、子宫、胎盘等血管生成活跃的器官中[4],血管内皮细胞上Ang-2可以通过抑制Ang-1活化程度,形成内分泌调节环路,来维持血管生长、退化的动态平衡,其表达受多种因子如VEGF、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等调节,缺氧可

5、促进Ang-2表达,而Ang-1、TGF-β则下调其表达水平。  1.3Tie受体血管生成素受体Tie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可分为Tie-l和Tie-2两个亚型。Tie-1首先在人慢性骨髓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株中分离出,主要与毛细血管的液体交换和血管对血流动力学作用的应答有关,目前尚未发现和Tie-1结合的配体[5],Tie-2是Ang的受体,主要表达在胚胎时期血管内皮细胞及成年动物的肺血管及卵泡、创口肉芽组织等血管生成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与Ang结合磷酸化后起作用。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募集周围基质细胞的能力以及维持

6、血管完整性。  2.血管生成素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2.1Ang-1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Ang-l主要由血管旁支持细胞包括周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合成,通过旁分泌作用,与附近在内皮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其受体磷酸化,维系内皮细胞的存活及促进细胞间的稳定[6]。主要作用有①抗血管内皮细胞凋亡②内皮细胞趋化作用③降低血管的通透性④调控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7,8]。  2.2Ang-2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Ang-2是Ang-1的天然的内源性拮抗剂。Ang-2的表?_仅限于有活动性血管重塑的组

7、织,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9],通过自分泌作用,与自身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引起Tie-2受体自体磷酸化,从而抑制Tie-2受体信号转导,内皮细胞不能招募四周支持细胞,使血管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Ang-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影响血管结构和功能:①拮抗Ang-1的作用,破坏血管的稳定性②增加内皮细胞对VEGF的敏感性③促进细胞迁移能力④刺激内皮细胞生芽,形成索状血管结构⑤促进细胞通透性增加[9-12]。Ang-2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与局部的微环境有关,当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存在时,Ang-2竞争性抑制A

8、ng-1引起的Tie-2受体磷酸化,促进新血管形成和血管重建[13],当局部缺乏这些因子时Ang-2则通过抑制Ang-1诱导Tie-2受体磷酸化而导致内皮细胞凋亡和血管消退[9]。  3.血管生成素与恶性肿瘤血管新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必须依赖于血管新生,虽然目前手术、化疗和放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患者的预后和5年生成率仍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