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ID:21697502

大小:1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3

沉降观测方案_第1页
沉降观测方案_第2页
沉降观测方案_第3页
沉降观测方案_第4页
沉降观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可编辑营口市城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东部污水治理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营口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经理部2008年10月17日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营口市城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东部污水治理工程)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前塘村,为辽宁省中等城市基础设施二期项目,由辽宁省发改委和营口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市重点工程。该工程建设规模10万m3/d,排水系统为合流制。主要单体包括: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及初沉排泥泵房、生化池、二沉池及回流泵房、二级水提升泵房、净化间、接触池、加药加氯间、鼓风机房、污泥浓缩脱水

2、间、沉淀排泥池、厂区排水泵池、锅炉房、综合楼、机修车库及仓库、门卫等。二、施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三、布置原则沉降观测依据以下基本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及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5)结合各单体自

3、身结构特点。四、沉降观测点材料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沉降观测点采用预埋φ16镀铬圆钢。五、执行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90204-92)六、设备人员1、观测设备:DS3型水准仪一台,配脚架及5m铝合金塔尺;2、人员组成:成立沉降观测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宋芊,技术负责李恺,,观测人员吴雷、梅彦斌。七、测点布置及观测为顺利的完成本工程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根据国家相应规范标准,按照不同的单体确定不同的观测点,分别进行布设。首先应根据各单体自身结构特点,在构

4、筑物上进行选点,待点位选定后,邀请业主、监理进行确认。待各方确定后再进行各点的埋设,然后统一用红油漆进行标记编号。各单体池壁处维护结构设施完成前,将临时沉降观测点设于池壁顶部,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进行编号,待维护结构完成后将在构造柱上埋设永久沉降观测点,并做好临时观测到永久观测的转交。同时为提高观测的准确性与正确性,根据各单体规模在各单体周围选择不易被破坏的位置引测若干水准点,小型单体只需引测一个,大型大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密。各单体沉降观测点的数量及观测次数,分别叙述如下: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1、综合楼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观测点平面位置如上图所示,标高在

5、散水以上约50cm。观测时间:(1)一层柱、梁、板混凝土浇注完成,拆模后,在相应位置柱混凝土上设置观测点,同时进行初次观测。(2)二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3)封顶后。(4)回填土之前(5)回填土后3天(6)回填土后30天在施工过程若有大的降雨等情况出现增加观测次数。2、生化池观测点平面布置图: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观测点平面位置如上图所示,外池壁观测点在相应位置的附壁柱上,标高在地面以上约50cm,池内四个观测点在走道板侧面。观测时间:(1)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按照观测点相应位置在底板上设置观测点,进行第一次观测。(2)池壁混凝土浇注完成2天。(3)池壁混

6、凝土浇注完成28天,把在底板上的观测点引到池壁相应位置上,同时进行第3次观测。(4)满水试验前。(5)满水试验注水三分之一,1天后。(6)满水试验注水三分之二,1天后。(7)满水试验注满1天后。(8)满水试验完成放水前。(9)满水试验放水1天后。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10)回填土前。(11)回填土后3天。在施工过程若有大的降雨等情况出现增加观测次数。3、初沉池、二沉池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观测点平面位置如上图所示,外池壁观测点在相应位置的附壁柱上,标高在地面以上约50cm,池内观测点在中心筒预埋铁件上标记。观测时间:(1)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按照观测点相应位

7、置在底板上设置观测点,进行第一次观测。(2)池壁混凝土浇注完成2天。(3)池壁混凝土浇注完成28天,把在底板上的观测点引到池壁相应位置上,同时进行第3次观测。(4)满水试验前。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5)满水试验注水三分之二,1天后。(6)满水试验注满1天后。(7)回填土前。(8)回填土后3天。在施工过程若有大的降雨等情况出现增加观测次数。4、初沉池进水配水井、初沉池出水及溢流井、二沉池配水井及回流泵房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观测点平面位置如上图所示,标高在地面以上约50cm,池内观测点在中心筒预埋铁件上标记。观测时间:(1)底板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