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疏导新

儿童情绪疏导新

ID:21775389

大小:917.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20

儿童情绪疏导新_第1页
儿童情绪疏导新_第2页
儿童情绪疏导新_第3页
儿童情绪疏导新_第4页
儿童情绪疏导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情绪疏导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情绪疏导五部曲——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思考:3-6:您急于出门,孩子抱着您不让您走,您怎么处理?7-12:放学回家,您看到孩子气冲冲摔门而入,您是怎么解决的?情绪疏导忽视型第一种处理孩子情绪的类型反对型第二种处理孩子情绪的类型放任型第三种处理孩子情绪的类型情绪疏导型经历过情绪疏导的孩子情绪疏导五步曲一、觉察情绪二、同理孩子的感受三、倾听四、协助孩子表达情绪五、解决问题第一步觉察情绪注:1、情绪刚刚产生时,觉察和处理是最佳时机。2、人人有情绪,孩子的负面情绪很正常。第二步同理孩子的感受学习同理想象1.运用想象力从孩子身上透视

2、整个状况,用语言以安抚的、非批评的方式反映他们所听到的,并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但最重要的是,用内心真正地去感觉孩子的感受;2.同理心不是让你认同孩子的感受,而是了解、回应和接受他们的感受;3.一味地认同孩子的感受会妨碍孩子对自己的反省。第三步倾听第一步,STOP行动上语言上心理上第二步:WAIT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语言上行动上心理上如何做到倾听第一步,STOP行动上暂时停下正在看的书、正在写的信、正在做的家务;关掉收音机或电视;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你的孩子;如果孩子

3、十分激动,先给他一些抚慰。语言上“别着急,咱们慢慢说。”“没关系。”心理上告诉自己:“我正在听孩子说话,我要完整、清楚地听他把事情说完再做判断。”提醒自己:“我不要联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试图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和他的心理。“提醒自己:“我决不打断孩子的话;我决不轻易做出判断;我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跟我交谈是一件可怕的事。”第二步:WAIT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语言上重述孩子刚才说过的话。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这个人为什么该死呢?”揣测孩子的情感。如:“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

4、点控制不了自己了是吗?是不是感到火往脑袋上冒?”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如:“听起来你很失望,你其实完全理解了课文,但因为粗心丢了分,真是让人生气。”;“你看起来很累,这次考试前你不巧生病,影响了复习,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用点幽默。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预备什么时候动手呢?”表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如:“这真是很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唉,要是我当时也在就好了。”启发孩子说下去。如:“你就是因为这个生那么大的气,那么你冲他们发火,他们有什么反应?”“你说班上有一半的人都

5、反对你,那一定还有一半的人支持你啰!”行动上做—些抚慰孩子的举动,比如为他擦汗,给他倒杯水。部分身体接触,比如轻拍孩子的手。始终保持投入地听孩子说话,不要停下来做别的事。心理上提醒自己:“他这样说,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提醒自己:“这孩子的语气令人生气,但我一定要保持冷静。”提醒自己:“我应该多知道一点事实再下判断。”提醒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不是听我说话。”同理心第四步协助孩子表达情绪第四步协助孩子表达情绪说出他们的感受--情绪辅导里一个容易却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当孩子情绪受刺激时,帮助他们去描

6、述这情绪;--家长帮助孩子描述他们的感情。这不是指告诉孩子他们应该有的感觉。这只是单纯的指帮助他们发展一些表达他们情绪的语言;--而且,人通常有混合的情绪,例如快乐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但对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烦恼了。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指导孩子去探究他的情绪领域,并向他保证同时有两种感觉是很正常的。第四步协助孩子表达情绪协助孩子使用情绪字眼进行表达--提供一些字眼如紧张、担心、伤害、生气、难过及害怕,帮助孩子将一种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定义、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的东西,是可以被处理

7、的;--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示他们的感受就越好,因此,看看你能否帮助他们说中要害。比如,当他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意、愤怒、混乱或妒忌。当他难过时,他可能也感到伤害、被排斥、妒忌、空虚、沮丧。第五步解决问题设规范——对行为三“区段”行为规则,分为绿区,黄区和红区,家长根据自己价值观设定:绿区包括被认可及合适的行为。这是我们要孩子采用的行为,所以我们允许他们去做。黄区是不被认可的不端行为,但由于特殊的理由而被容忍。红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为。这些包括会危害孩子或其他人的幸福的行为,也包括不法的,或你认为邪恶的、不道

8、德的、或社会不容纳的行为。对不适当的行为设限制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遵从或违反了这些规定的后果。确定目的当大人可以抱着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诉求,对感情作描述,并对不适宜的行为设限后,下一步通常是确定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要询问孩子关于眼前这问题,他想得到些什么。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你觉得什么事情让你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