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ID:21775917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1页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2页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3页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4页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

2、卷195份,应答率为。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妊娠种类、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1.3评估项目(1)心理

3、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理测评结果;(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HAD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分量表,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A值和D值各项之和11分,提示为焦虑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

4、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f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讨论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间发生的抑郁,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严重危害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尤其是产后24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4。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5,某些社会人口学特征(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家庭支持、新生儿的性别以及产妇的个性特征(精神紧张、固执等)等因素也是围产期负性情绪的发生根源。精神心理因素不良会造成宫缩乏力,不协调的子宫收缩及子宫颈的痉挛使宫颈扩张缓慢或宫颈水肿停止扩张,从而造成产程异常,甚至胎儿宫

5、内窘迫,并影响产妇的乳汁产生和分泌。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围产期不再是单纯的妊娠和分娩等生理过程,而是由此伴随着一系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孕产妇心理活动改变的综合阶段。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疾病知识的宣教,给予同类疾病共性的健康指导,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给予个性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心理干预,引导孕妇正确认识分娩疼痛,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可以促进产程进展顺利,减少产科干预性治疗,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发病率。:崔志清,郝兰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第2篇: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等症状的影响产后的女性通常

6、处于一个充满压力并且情感脆弱的母性适应期,甚至可称为危机期,约有35%的产妇产后都会出现与分娩相关的一种情感综合征,即产后心绪不良。产后心绪不良是由于女性在生产后,随着性激素、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变化,其身体、情绪、心理等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累积就会引发产后女性一种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一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国外约为3.5°%?33°%,而在国内则在3.8%?16.7%左右。产后抑郁一般发生在产后数天或数月的短期焦虑不安,症状包括焦虑、伤心流泪、易怒、头痛、失眠、精神错乱和健忘,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4?6周症状最明显。极少数严重的还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

7、动。对于产后抑郁的治疗,心理学家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千预对于产后抑郁女性改善心理状态及降低产后抑郁发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运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全面收集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等症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抑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万方、KI、维普和CBM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2年5月,手工检索相关中文、会议论文等,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