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

ID:21804515

大小:6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4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_第1页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_第2页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_第3页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_第4页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志摩的《偶然》文学特性《偶然》是徐志摩的一首看似很潇洒,却充满爱意的诗。这首诗整体来看就是对偶然这一概念的定义,于是诗以偶然这一具有修饰性的词做标题,说明偶然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整首诗都是围绕着偶然是如何发生、如何运作来进行的。诗人首先以两个意象的碰撞云与海来定义偶然。在这个情节的表述中,云与海是行动的主体,偶然就发生在这两个主体相互运作的行动中。诗的开头是对第一个行动主体云的状态的交代,将云的特征完全地融入到词句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这里修饰云的量词是片,而片并不是修饰云的唯一量词,比较常见的还

2、有朵,那么为什么这里使用的是一片云而不是一朵云呢?朵形容的是成团的东西,而片形容的是薄薄的、很轻的东西,一朵云给人一种很厚重的感觉,略带压抑的味道,仿佛天空并不晴朗,厚重的云层遮住了太阳。一片云塑造了云的一种轻飘飘的、风一吹就走了的形象,给予云一种不稳定的、飘来飘去的动态感,这种动态感是一朵云无法实现的。一片云这一意象的使用突出了我的行踪或是内心的不稳定性,说明我的行踪和心理变化都是无法预知的。在一片云之前使用了一个定语天空中的,一方面揭示了我将自己所置的位置,可与下文的大海的波心产生一种位置上的张力;另一方面,将云置于

3、辽阔无边的天空中,可以突出云漂浮的自由、不受拘束,这一特点与一片云的不稳定性结合起来,更能表现出我的行动的不确定性。于是,偶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相遇主体之一的行动上的不稳定性。随后一句是对偶然的另一主体意象海的侧面描写: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里出现了一个与标题偶然相似的词偶尔,这个词仍是在形容云的行动,它暗示了云在漂浮中会理所应当地碰到一次意外,这个意外就是后面的投影在你的波心。这时出现了一个我说话的对象你,你的波心暗示了你的身份是大海,于是第二个主体意象海就悄悄地登场了。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天空中飘着一片云,下面是

4、无边无际的大海。而波心一词又与人心相通,所以这幅图画的引申义就是:我在你的心里留下了印象。说到留下印象,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个印象是怎样留下的?深刻与否?我们可以注意到连接我与你的动词投影,投影是指物体将影子投射到另一物体上,说明两种物体的关系并不是像投入那种实实在在的融合在一起,而是轻轻的、含蓄的重合,这就意味着云和海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也许还会分离。在诗中并没有对海这一意象有过多的描述,甚至对它没有直接描写,说明在云与海这两个主体的互相运作中,主动的一方是不稳定的云,被动的一方是沉稳的、深厚的海。写到这里,诗歌并

5、没有止步于对云与海构成的画面的描述,还有语言的交流,加入了云对海说的话: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偶然的相逢本是一件让人觉得惊喜的事,而云为何要告诫海不要为之欢喜呢?从手法上来看,这是一种反讽,使得这种讶异和惊喜更加强烈。另外,云的不必无须与海的讶异、惊喜之间也造成了一种对比洒脱放浪与深切执著,这也暗合自由漂浮的云和宽阔深沉的海的意象的本质。云对海说的这段话也进一步塑造了云的放浪不羁的形象,使不稳定性不仅仅停留在云的行动维度上,还上升到云的思想本质中去,这时的云似乎拜托了意象的物性,而上升到了人物形象的层面上,开始具有人性。

6、然而,诗行至此,仍缺乏关于云所说的话的合理解释,于是在下文中,伴随着云和海之间的故事情节发展,给出了交代: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这句话省略了主语,根据诗中上下文的推测,可以得出主语应为我,也就是云。于是这句话可以还原为:(云)在转身间消灭了踪影。转瞬间极言时间之短。接下来配上的动词是消灭而不是意思相近的消失,这是因为消失是一个慢慢不见的过程,给寻找踪迹留有一定的余地,而消灭则强调了速度的快,并且毫无踪迹可寻。接下来消灭的宾语是踪影而不是踪迹,这是因为踪影的影与上文的投影在你的波心中的影相呼应,强调了云与海的相逢时间并不久,

7、还不至于互相留下深刻影响、在心上烙下痕迹,同时踪影是影,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痕迹,来去十分自如,可以随意抹去,而踪迹显然不能一下子消灭或忘却,与云的形象也不符。到此,“云完成了一个从没有思想只有自身性质的物到有性格、有能动性的人的转换。从云自身的漂浮不定出发,逐渐塑造了一个放浪不羁的浪子的形象,实现了由二维的画面向三维的情节的转化,为下文出现人物我和你做了铺垫。然而这里仍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形式上的问题。在这部分诗中可以找到两个破折号,破折号中间夹的是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起到了夹注的作用。为了使诗的意思更连贯完

8、整,可以对诗句的顺序有一个小小的调换: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不必(为之)讶异,更无须(为之)欢喜。前三行都是对云以及云的行动的描写,后两行是对话。严格地说,云的行动只有两个:投影和消灭。这样看来,明显是将顺序进行如上的调换更能保证云的动作的连贯和完整,那么为何要在其中夹注一下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