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

ID:2180586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_第1页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_第2页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_第3页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_第4页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的诗意书写  摘要:文章以传统文化的精神为依据,从童真的视觉和男权意识的角度,观照人性与人伦这一深层意蕴。肯定了虽用短小的篇幅却能表达一番深意,彰显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关键词:诗意抒写传统文化人性男权意识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写于1985年,全文仅580字,结构精美,含义隽永。它记叙了一件真事一家老小到初春的田野散步的故事,描绘了一幅和美的家庭生活图景,洋溢着浓郁亲情,圆融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散步》一文虽短小,但结构紧凑而波折。的笔下,初春的江南,田野里绿色的春草和涌动的春水传递

2、着勃勃的生机,我想到身体不好的老母亲好不容易熬过了严冬,便提出和妻儿带着母亲去田野散步,但是母亲因体弱多病而不想去,在我的劝说下,母亲听从了我的建议,一家老小出来散步。可是散步的时候出现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考虑到,母亲来日不多,而我伴儿子的日子还长,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可是我刚做决定,母亲又执意要走小路了,原来,老母亲是因疼爱孙子而改变主意。于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起了老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老少三代其乐融融的散步图景就呈现在了读者面前。通过散步一事的叙述,艺术地传

3、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礼赞,蕴藉悠远,表现了非凡的文学功力。  一、市井琐事的诗意描绘中召唤传统文化  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的冲突,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矛盾。毋庸置疑的是,现代文明的进展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学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须知,文学作品中任何的教化色彩,都会导致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厌倦;文学的魅力在于形象的濡染。似乎深谙此道,避免了正面描写人伦,摆脱了故作呻吟的小家子气,绝不做貌似深刻的议论和生硬的抒情,诗意地描绘了一幅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图景,引发了读者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深度思

4、考,以及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呼唤,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春天是勃发生机的季节,亦是呵护衰老生命的季节。所以热切地盼望春天的到来: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重复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蕴藉颇丰,杂糅着对生命的关爱、怜恤、敬重等复杂的情感。生命是脆弱的,所以无不忧虑地说有些老人挺不住了。这里,挺不住一词,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表明肃杀的寒冬往往是生命逝去的节日,隐含着对生命的敬畏。生命又是顽强的,所以欣慰地说:母亲又熬过一个严冬。一个熬字,既有对母亲战胜严冬的欣喜,同时饱含对已届人生暮年

5、的母亲的健康的忧虑。行文中反复描写了初春的景色: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笔下,田野的新绿、树上的嫩芽、田里的冬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显示着不可遏制的生机。盛赞春天,用意昭然: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则应呵护和关爱生命中的弱势方老的和小的;保护弱小的生命,善待衰老的生命,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生命的义务。在这幅散步的图中,用笔极简,但却极尽抒情之能事,

6、赞美了亲情。同时,蕴含理性的思考: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是支撑亲情世界的最重要的砝码。当散步途中出现了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的矛盾,作为一家之长的我是很容易裁决的,因为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然而我着实犹豫了一番: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的矛盾心理细腻地传达了对亲情的珍爱之情。在尊老和爱幼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人性化地选择了尊老。分歧解决了,但是微澜迭起。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这里

7、摸摸一词,流露出老人对孙子的慈爱、呵护之情。年轻的尊老,年长的爱幼,三代人的温和、谦让与体贴都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①于是,一家人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平常的市井生活图景中蕴涵着美好的情怀:有了尊老爱幼这一美德,家庭就会成为温暖而平静的港湾,个体生命就能蓄积能量,无畏寒冷,阳光而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二、借童真的视觉,艺术地发掘人性的深度  莫怀戚是个自出机杼、自成一格的作家,是锲而不舍的探索者和深藏若虚的实力派。②不止于幸福生活的真实再现,他以一双探究人性深度的慧眼,关注生命现象,思考生命状

8、态,极其巧妙地运用童真的视觉,书写亲情,发掘人性,深度思考传统文化的意蕴。  儿童的视觉,能诗意地传递深邃的思想。因为童心是弥足珍贵的,其可贵在于体现人之初的本质的那种无污染、纯真的认识倾向,它表现为积极的价值,澄澈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纯又纯的人生境界③。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④(李贽《焚书童心说》),所以耶稣说:你们若不变成小孩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