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

ID:21850287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5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_第1页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_第2页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_第3页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_第4页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腐败:形成机理与防治思路〔〕 在工程腐败案件中,行贿人与受贿人经历了相识期、暧昧期和交易期的博弈过程。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行贿人行贿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明智投资”,受贿人的受贿是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理性选择”,他们的选择符合经济理性。行贿人与受贿人的理性选择背后,折射出的是制度上的漏洞,为此,要分散权力,细化制度,减少寻租空间;健全法律,严密法X,预防与惩罚并重;转变观念,加强教育,对腐败“零容忍”。  〔关键词〕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防治思路,行贿人,受贿人,博弈过程,“理性选择”  〔〕D917.6 〔〕A 〔〕1004-4175(2012)04-0048-05  工程建设领域是

2、腐败犯罪的多发领域。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工程领域的重大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湖北麻城房产出现贪腐窝案,市委书记副市长被双规;上海在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倒覆,原镇长助理因涉嫌贪污罪被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批准逮捕;重庆市渝中区原副区长、原副书记、沙坪坝区原副区长等三人收受开发商贿赂总额高达1100多万元,分别被法院判处死缓和13年、10年有期徒刑;湖南株洲高架桥坍塌,成都居民楼突现歪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背后都有腐败问题存在。“公共工程大规模的投资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部分原因即在于腐败行为的广泛存在。”〔1〕鉴于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8月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3、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和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建设,保证官员廉洁,维护百姓利益。  工程腐败问题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所在,学者们对此提出多种治理措施,如建立统一的招投标监管平台,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完善人员录用机制等,但往往因为缺乏实证分析而过于表面化、抽象化。为此,笔者通过对南京地区工程腐败案件的调研,对在押犯罪分子的走访,深入分析工程腐败犯罪的形成模式,挖掘工程腐败发生的内在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工程腐败综合性、系统性的防治方案。  一、工程腐败的形成机理  (一)行贿人与受贿人的博弈过程。工程腐败案件发生初始并非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因为通过

4、正当程序产生的职务人员具有相当的法律意识,十分清楚腐败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对他人的行贿行为也是较为警觉的。而且在尚属陌生的情况下,行贿人开始即大手笔的进行贿赂往往并不能被职务人员接受,本身也比较危险。因此,行贿人起初一般以过节或日常交往为由与受贿人拉近关系,形成好感,成为“朋友”,逐步消解其抵抗力,然后再提出“不情之请”。①在金钱与情面的双重压力下,受贿人很快便全线崩溃,这一迂回包抄的战略方法就如温水煮青蛙,往往相当有效。  具体说来,开始时交易双方处于“相识期”,即认识阶段。行贿人出于招揽工程需要主动结识与之相关的职务人员。不过此时他并不会直接提出请求,双方之间的金钱往来也是极为谨慎的,或者

5、说还处于试探阶段。经过一段时期的接触,频繁的酒桌交往或外出活动,行贿人与受贿人逐渐进入“暧昧期”,并建立所谓的“朋友关系”。此种朋友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指向性,双方间基本是行贿人主动的小笔金额礼物已经出现。调研中发现,5000元以下的礼金或购物卡、空调电视等家电、笔记本等数码产品以及投其所好并价值不菲的字画等礼物比较常见。除此之外,在子女上学、家庭装修等生活需要上提供帮助也较为普遍。这个时期受贿人逐渐放松警惕,接受了这个朋友,也开始享受这种关系。最后,双方将进入“交易期”。既然成为朋友,平日里的支持与帮助便理所当然。当在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检验、工程款结算等方面出现机会时,行贿人长久的情感投

6、资加上适时的金钱砝码一并发挥作用,受贿人或是暗中提供中标机会,或是在质量检验上马马虎虎,或是在竣工结算时提供方便,为行贿人谋取利益。一次交易也许并不能达到犯罪标准,仅能算作违法违纪行为,可一次次的交易之后,受贿人不再警觉,并对此习以为常,却不知如此累积起来早已构成犯罪,被发现仅仅在早晚之间。  需要强调的是,在受贿人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中,行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受贿人受到诱惑、游戏法律并逐步麻痹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过,值得思考的是,行贿人为何会去行贿,受贿人又如何能够受贿,他们之间博弈的发生背景〔〕 在工程腐败案件中,行贿人与受贿人经历了相识期、暧昧期和交易期的博弈过程。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

7、分析,行贿人行贿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明智投资”,受贿人的受贿是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理性选择”,他们的选择符合经济理性。行贿人与受贿人的理性选择背后,折射出的是制度上的漏洞,为此,要分散权力,细化制度,减少寻租空间;健全法律,严密法X,预防与惩罚并重;转变观念,加强教育,对腐败“零容忍”。  〔关键词〕 工程腐败,形成机理,防治思路,行贿人,受贿人,博弈过程,“理性选择”  〔〕D917.6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