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ID:2186920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_第1页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_第2页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_第3页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_第4页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cdma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探讨文/袁小平 曾贤龙【关键词】CDMA通信X络优化方法移动通信X络在运用过程中,会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进行X络扩容调整与优化完善,通常通信X络中在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时难以对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疑难进行预料的,因此许多问题是在系统X络建设完成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不断优化来解决。1CDMA移动通信X络规划化的特点CDMA移动通信X络采用的是1X1的频率复用模式,通过拢码及正交码字来区分小区和用户,其容量与覆盖直接受到X络干扰的影响,减少干扰是设计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由于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其覆盖不仅取决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还与系统的负

2、荷相关联。当工作频率、基站布局等条件一定时,其容量与覆盖之间,当设计负载增加,容量增大,干扰增加,覆盖减少;容量与质量之间,降低部分连接质量要求,可提高系统容量;覆盖与质量之间,降低部分连接质量要求,可增加覆盖能力。同时多媒体等一些特定业务的引入,会使得CDMAX络中的业务量会呈现非对称性,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量的产生差异,增加了X络规划的复杂性。2CDMA移动通信X络优化的内容2.1覆盖优化覆盖率是衡量移动通信X络质量的重要参数,影响覆盖的因素有主要包括接收机的灵敏度、基站周围环境、天线系统的方向性和增益、系统当前的负荷等。覆盖优化要根据业务特点和需求,均衡容量与覆

3、盖的关系,一方面需要从具体的业务分布、设备的合理配置出发,优化整个小区负载和小区覆盖范围,以及切换带。另一方面,对一些特殊的场景,如覆盖盲区、高速公路和高层建筑等的难点地区,主要考虑运用直放站、微蜂窝和室内分布等技术进行优化。2.2容量优化增加载频是提高系统容量最直接的方法。当载频一定时,容量优化主要根据业务特点,容量与覆盖之间的关系,结合阻塞率、掉线率移动通信系统X络优化,是系统在实际运用中保障系统发挥最佳效益的重要的环节,本文根据CDMA通信X络的规划特点与优化内容,对X络优化方法的进行详细分析。摘要等指标优化调整资源配置,合理控制负载。2.3无线资源管理优化包括小区参数、

4、切换控制、接入参数、功率控制参数等。2.4导频污染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3CDMA移动通信X络优化方法CDMA移动通信X络优化任务是使运行的系统能获取最佳的系统覆盖、通信质量和导频分布,减接入失败和少掉线,确保科学合理进行切换程序操作以及基站负荷控制在稳定可行的范围内。3.1CDMA移动通信无线X络覆盖优化移动X络覆盖优化的手段有:一调整移动通信X络系统工程的参数,具体调整内容为对基站天线的倾角、方位的设置、高度等进行一一的调节;二改变发射无线信号的基站的功率,具体调整内容为对导频信号的覆盖范围及其边缘区或不能完全覆盖的地区进行调节直至改善,另外,导频信号的功率参数、

5、下上行链路的信号功率等进行调整3G业务的普及,移动通讯业务飞速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的移动数据业务成交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50%,部分地区的增长量甚至超过三倍,而数据业务量占到了中国移动总收入的30%,2010年的移动用户与09年相比增加了七千多万人,而X络普及度也增加到34.3%,X民数目也较去年增加了近七千万人。那么,移动业务为什么能发展如此迅速呢?归其原因就是移动、X络等技术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夙愿。于是在技术支持、市场需求、产品竞争的共同推动下,移动通信、X络科技的发展逐步实现了跨越式、数字化、智能化的飞跃。2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五个阶段发展2.1第一阶

6、段1920-1940年间,初期的做法是在无线电短波上选择几个频段用于开发移动通信,该系统工作时的频率为2MHz,后期又不断提高通信的频率,这个阶段主要是用于专用功能的系统研发使用,缺点是频率较低。2.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发展时间的区域为上世纪40—60年代,公用的移动通信业务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上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开展的城市系统就是建立公用的汽车通信X络。它使用了单工的通信方式,并使用的三个频段,间隔是120KHZ。西德、英国、法国等国随后也研发了自己的公用移动系统。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的人工交换系统接续问题的解决,标志着专用X络向公用X络的成功过渡,但缺点是X络容量比较小。2.

7、3第三阶段【关键词】综合布线逻辑X络设计软件平台X络管理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五个发展阶段,对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未来通信技术能够更好地发展。摘要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新推出的移动系统(IMTS)在原有基础上做了改进,使用频段为150MHz、450MHz,频段区制较大、容量也较以往有所提升,这个系统也成功的实现了无线频道的自动选择、自动接续。随后,德国也推出了类似的移动X络——BX。这一阶段使得通信系统更加完善成熟。特点是中小容量、大区制,频率高达450MH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