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

ID:21892337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_第1页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_第2页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_第3页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_第4页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词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技巧:语言是作文的衣裳,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高考作文如何写得生动优美呢,古诗词的运用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作文;语言;古诗词;运用;举隅;单篇巧拌  :G623.24:A:1002-7661(2011)07-171-01    高考作文之美在于语言之美,而语言的活水源头来自浩瀚的古典文学。课文中的文言诗词是在历史长河中淘冶出来的古典文学的精髓,是高考作文使用方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藏。

2、本文就近年出现在高考作文中的相关素材运用进行梳理,以使你能从中得到教益和启发。  技巧一:单篇巧扮  素材展示:  “纤云弄巧,飞是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的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技法简析:单篇巧扮是直接对某一首诗词结合其产生的背景、描绘的内容和的生活体验等进行合理想象,编叙故事的一种技巧。选段直接将秦观的《鹊桥仙》原诗作为文章的题记,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引出父亲因工作需要被调到离自己很远的会下雪的城市敬守职业,犹如牛郎;母亲在家独守空房、任劳任怨、默默支持丈夫,犹如织女。文

3、章用父母盼聚之事,向我们讲述了当代版的鹊桥相会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充满诗情画意。  点击高考:2008年福建省高三语文质量调研作文“过节”为题。适用话题:思念恩爱蓝天梦七夕节  技巧二:妙语连珠  素材展示一: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技法简析:高考作文的特质是让阅卷老师眼球炫起来。选段从文学的角度罗列

4、出李白、李商隐、苏轼、柳永等有代表性的诗句归纳其特点,得出文学因多彩而精彩的中心,扣题准确,不仅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且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不仅让人呼吸到了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而且为文章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  点击高考:2000年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适用话题:多彩个性时代与风格  素材展示二: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技法简析:巧妙地由诗词的所表现出来诗人不同类型的性格的归纳,从而得出“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的结论。为表现

5、文章的论题“张扬与内敛”服务。  点击高考:200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看图作文:其一为标准的圆,其一为棱角的圆。  适用话题:个性心灵解压张扬与内敛  技巧三:意蕴深埋  素材展示一:  最爱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即使政治失意,也不忘叹出一句千古绝唱,任心中的喜悦自然流落。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撒手,忍不住心底的忧伤难过,悲痛之情是压抑不住的,硬是让其宣泄纸上,令千年后的人儿也哀伤到九曲心肠最软处。  技法简析:选段向我们呈现了苏轼的人生经历,通过他的生活传达着一种生存方式、

6、生活态度和生活价值观,即达观待世,自然为人,我们方能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借古人古事来表达今人的观点,是文段意蕴深埋的重要体现。  点击高考:2008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目:在自然中生活  适用话题:豁达文学之美语言之浩瀚丰富多彩  素材展示二: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也许东坡读懂了。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颂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  技法简析:意

7、蕴深埋还要对于诗词人生观的解读和认同。选段认为苏东坡读懂了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懂得了那远离喧哗的恬淡。  点击高考: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对诗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适用话题:恬淡隐逸潇洒豁达  总之,通过古诗文的单篇巧扮、妙语连珠和意蕴深埋,你的文章一定会文采飞扬,惊动阅卷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