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21937241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S511.2+1B1007-5739(2013)02-0047-01  广两优558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以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扬振玉研究员选育的广占63-4S作母本,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中籼型恢复系R55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1

2、003)。广两优558从2009年开始在湖北省多点试种示范,表现出生长势旺、分蘖能力强、多穗、茎秆粗壮、后期熟相好、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大田实收产量为9.75t/hm2左右。  1产量表现  该组合在湖北省2年中稻区试中的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中稻E组试验,平均产量8.64t/hm2,比对照扬两优6号减产2.28%,减产不显著;2009年参加中稻B组试验,平均产量9.64t/hm2,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3.04%,增产极显著;综合2年试验结果:2年区试平均产量9.14t/hm2,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0.45%。18个试点中,9点增产

3、,增产点占50%。  该组合在2005年组合优势鉴定时株行测产,平均产量9.57t/hm2,比对照II优725增产11.2%;2006年组合小面积观察试验,平均产量9.19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8.40t/hm2)增产9.40%;2007年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品比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产量9.36t/hm2,比对照扬两优6号平均产量(9.04t/hm2)增产3.54%。  2主要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好  该组合田间生长势较强,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层较整齐,穗颈节短,穗大粒多,着粒均匀,有两段灌浆现象;叶色绿,剑叶较长、斜挺;

4、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成熟时转色好。综合2年区试性状统计,该品种株高127.6cm,有效穗258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3.2粒,实粒数138.8粒,结实率80.1%,千粒重28.97g。全生育期139.2d,比扬两优6号短0.1d。  2.2米质优  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5%,整精米率67.3%,垩白粒率19%,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86mm,长宽比3.2,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较对照扬两优6号品

5、质优2个等级。  2.3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该品种区试病害鉴定为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与对照扬两优6号抗性相当。2008年宜昌、恩施地区鉴定结果为高感稻瘟病,相对抗性轻于对照;2009年病害鉴定中感稻瘟病,相对抗性优于对照品种[1]。从病害鉴定的抗级和损失程度看,广两优558综合抗性要优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该组合适宜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鄂东南地区作中稻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在鄂北水源充足的地方种植,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播种前可用强氯精浸种防种子带菌[2]。稀播培育

6、壮秧,本田用种量11.25~15.00kg/hm2,秧田用种量90kg/hm2,秧苗2~3叶时必须喷施多效唑促矮壮苗,秧田注意除草除稗,及时追施断奶肥和分蘖肥,注意进行秧田病虫害的防治。  3.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移栽适宜秧龄期为30~35d,采用宽行窄株栽插为宜,栽插株行距为16.7cm×20.0cm或16.7cm×26.7cm,每穴插5~6株苗(含分蘖),即插足22.5万~30.0万穴/hm2(或112.5万~150.0万株/hm2基本苗)。  3.3科学管理肥水  该组合要求氮、磷、钾配合施用。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施纯N165~

7、195kg/hm2、K2O150~180kg/hm2、P2O575~90kg/hm2。具体施法:一般施复合肥(15-15-15)300kg/hm2、饼肥150kg/hm2或碳酸氢铵375kg/hm2作基肥。移栽后4~6d可施尿素105~150kg/hm2作返青肥,分蘖前期视苗情可再施尿素75kg/hm2和复合肥75kg/hm2促分蘖[3-4]。晒田覆水后可追施氯化钾90~105kg/hm2壮秆增粒数,同时视苗情酌情追施穗肥,一般施复合肥75kg/hm2。在管水方面做到浅水插秧,薄水层返青,湿润条件下分蘖,当苗数达270万株/hm2左右就要

8、排水晒田,最高苗数要控制在375万株/hm2左右。晒田标准为田间表层发裂、表层露白根,人走不陷脚为宜,孕穗介绍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组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