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ID:21943113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動力流入城市,这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2、又一障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性质的问题,而是已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一、现状(一)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只有小学层次的文化水平。(二)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他们大多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种种原

3、因,这些孩子多数有厌学的情绪。(三)留守儿童心理情况大多数留守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二、原因分析(一)宏观层面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各地区相继出现第一批大规模的民工潮。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导致

4、沿海沿江城市相对发达,民工流动集中,从而形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民工越流动越穷。其次,农业发展的后知后觉,土地国有化,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房价上涨,市场经济又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所得。本来就薄弱的农业基础开始动摇。外出务工成了首选。都奢望能在城市有所出息。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对社会不公平的怨恨心理,加上农村教育的落后,父母的关爱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二)微观层面分析1、家长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表现不足。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其社会性并未完全成熟,依恋父

5、母情感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但由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长期在城市务工,对孩子的呵护不够;同时这部分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对孩子形成科学的教导,仅仅局限于交代孩子“好好上学,听爷爷奶奶的话”之类。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父母并不能给予具体指导。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内向与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最终产生厌学情绪。2、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关注不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性,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评判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

6、。因此,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相对淡化对学生身心教育和感情上的沟通。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不好,教师水平有限,无法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教师潜意识中对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会出现不关注他们或者过度批评他们。三、对策思考(一)完善教育制度通常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最直接,而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老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学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教育设备落后,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扶

7、持力度,创造更多的福利吸引城市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培养较高素质水平的农村教师并提高他们的津贴。同时可以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寄宿制发展能解决隔辈监管的不利因素,也为学生安全提供了保障。寄宿制的发展,又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校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给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寄宿条件,这更进一步要求政府和各界的大力支持。(二)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多数在城市务工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仅限于次数不多。他们在里也只询问孩子的成绩,并未对他们的身体,心灵与过多的关怀。鉴于此,作为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孩子平等沟

8、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回家看望孩子,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该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句“问爷爷奶奶”。父母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建议每周给子女打一个,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增强亲情,决不能用金钱代替情感;每月与班主任通沟通一次、询问孩子在校情况;每学期尽量回来和孩子见一次面,或让孩子利用寒暑假到父母身边,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