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泽尔考核成本论

巴泽尔考核成本论

ID:21954389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5

巴泽尔考核成本论_第1页
巴泽尔考核成本论_第2页
巴泽尔考核成本论_第3页
巴泽尔考核成本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泽尔考核成本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泽尔<<考核成本与市场组织>>读后感(非专业)考核成本作为交易中产生的一种常常被忽略的重要成本,渗透在整个市场交易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考核费用无所不在,有的考核是很容易进行的,有的则不然,这中间可能出现考核错误、过度考核,并可能会花费不必要的成本。巴泽尔在这篇文章中就探讨了降低考核出错,避免过度考核,降低考核成本的几种行为、市场安排和组织。他列举了七种为节约考核费用而作的努力:产品质量保证,分享契约,品牌,信息隐瞒,纵向一体化,代表性考核,期货市场。我将就每一点分别谈谈自己的理解.首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要进行品质考

2、核.巴德尔认为,人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获得的收益比所付出的成本高时才会进行交易.这是一个很符合常理的基本假设.但这个假设可以解释许多困扰我多时的奇怪问题.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在进行着的玩具交换,到大公司之间的资本交换,我们都以我们拥有的资本换取着一些对我们来说有更大价值的商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有时会花大量的钱买进一些低成本的物件,因为有一些信息使我们相信比起我们所获得的,即使付出比平时更大一些的成本,我们依然可以取得很大的收益.比如非典时期醋价上涨却依然供不应求,是因为人们在上涨后的醋价和降低得非典的几率之间比较时

3、,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比如庙宇门口的香火的价格比其余地方高出许多,可人们依然愿意购买,是因为他们在上涨后的香火费和交好运的侥幸心理中,选择后者.饥荒时,粮价会远远超过其劳动成本,但是活下去的希望使得无论多么付出昂贵的成本下,他们依然是交易收益方.然而上述三个例子,都属于非理性消费的典型,因为这些情况下,消费者都没有,或者是不能对他们预期的产品品质进行考察,醋真的会让我们远离非典吗,神仙真的能保佑我们吗,饥荒来临时,这些粮食是否真的有改变生死的力量还是只是延缓了死亡的时间,亦或者政府的救济马上就到?这些都无从考证,但

4、是生活中的大多数商品的品质是可以考证的,也的确需要考证.食物的优劣,电脑品质的好坏,服装好看耐穿与否等等,这些商品的品质决定了我们是否会从交易中获利.理想的价格机制是基于“商品品质是均匀”这一假设确立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商品品质千差万别,这使得我们必须对交易品的品质加以考核。但是”认为”二字,就给该假设加上了很多主观色彩,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商家是”劝说”消费者认为交易是合算的,需要成本;消费者的信息获取也需要成本.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会进行土地交易,把土地献给哪个国家以求和其结盟,出兵掠夺哪个国家的土地以求壮大自身.

5、在土地的一出一进中,一国之主要进行最严密的品质,怎样的结盟有效,怎样的攻打实在.这期间,出现了”士”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帮助或者扰乱国主做出正确的品质考核.不少国家因为品质考核的错误,白白的进献了土地,浪费了兵士,导致了国家的灭亡.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曾有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描述,当汤姆.索耶因为调皮被罚刷墙时,他装作享受其中,好像刷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甚至当其他的伙伴提出想要试一试刷墙的感觉时,他断然拒绝.而那些好奇心被勾起的孩子,则提出各种交易方式,用自己的苹果,弹弓,虫子

6、和汤姆换刷一面墙的机会.最终,汤姆口袋满满,又省去了做苦力的麻烦.故事里的汤姆,就是以享受刷墙的假象,使得同伴们做出了错误的”品质考核”.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考察一件商品的品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是有许许多多的误导信息使得我们出现考核偏差,而彻底的规避考核偏差需要极其昂贵的考核成本.事实上,考核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下文的全部讨论的目的就是减低,而非消灭考核成本,简单地说,就是努力让好的制度安排使为考核而花费资源相对较少的一方进行考核。考核成本的存在使得交易双方的个人最大化加总后的总成本大于联合最大化的总成本

7、,即造成某种“合成谬误”.巴泽尔将产品信息定义为“关于单位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在名义数量中包含的实际数量的信息”这种信息的考核受到误差影响,”考核值在真实价值周围波动越大,所获得的关于此商品的信息就越少。若同种产品同质并且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可以获知,需求曲线便成立”。。巴德尔认为人们必须对所交易物的品质(attributes)进行考核,而这种考核不是免费的,相反有时候,考核本身的代价非常高昂.毛泽东说,你想知道梨子的味道,那你就要尝一尝,的确,要想获得完整的精确的考核数据,我们必须”尝一尝”.衣服要穿一穿才知道是否经久耐

8、穿,化妆品用一用才知道是否美容养颜,灯泡用坏了才知道上面标的使用期限是不是真实可性.但是现实的生活中,这样的考核是不可能进行的,消费者和商家都不会愿意进行这样的考核.巴泽尔有提出这样一个作为全文基础的理论.在一次交易中,买主要做的是确定“购买量”,它与“对商品的需求”、“商品的平均质量”、“质量的标准差”成正比;与“挑选的成本”和“商品的标价”成反比。卖主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