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

ID:21964029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_第1页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_第2页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_第3页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_第4页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介紹HumanitiesCenter,NationalChengchiUniversity周惠民(ChouWhei-ming)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人文中心主任。一、前言政治大學為推動整合研究,釐清人文與科技間關於倫理、法律與社會價值的議題,特於民國95年6月成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與人文價值研究中心」,希望辨識與討論人文價值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角色及發展方向。俾便許多社會關心的倫理與科技議題能趨於理性,能符合民主多元社會的公平原則,也能激盪多元思考、發展社會共識。為了達成以上目標,科文中心開始成立研究團

2、隊,邀請國際知名學者,以「科技發展與價值變遷」為主軸,從三個角度來進行人文價值的基礎研究:(一)當代社會與公共價值探討民主多元社會的基本價值,以及各種相關的道德與法政理論;進而探討民主多元社會中的公共價值對科技政策之制訂與推動可能構成哪些規範性的限制。(二)傳統人文思想及其演變  探討我國特殊文化脈絡中的人文思想與生活形態,及其在現代化過程中的演變與表現;進而探討科技發展可能對這些人文思想與生活型態帶來什麼樣的衝擊,以及如何因應這些衝擊。(三)宗教與社會  探討不同宗教信仰所支持的價值觀,以及這些價值觀在面對多元社會因科技發展而衍

3、生的公共議題時可能發生的衝突;進而探討是否可以訴諸任何跨宗教畛域的價值,或者透過任何與民主多元價值相容的對話機制,來化解這些衝突。探討科技與人文間的連結固然為本人文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為關懷整體人文價值,提供政治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同仁交流平臺,政治大學於民國97年1月經校務會議決議通過,將「科技與人文價值研究中心」改組為「人文中心」,希望1.整合校內外相關研究學者,共同推動攸關人類社會之議題。2.7擬從不同的時空面向,發展前瞻性議題,3.培養青年學者,培植人文研究的創新能量,4.並建立校際與國際交流管道,以強化國際競爭力。本人

4、文中心置主任一人,歷任主任為戴華教授,王文顏教授,現由文學院院長周惠民教授兼任中心主任,策劃並督導中心研究與發展事宜。政治大學並聘請學界碩彥擔任本中心諮詢委員,指導本中心之研究發展及運作,協助本中心推動重大計畫。自民國95年成立至今,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積極推動執行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如演講、座談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外學者專家至校交流等,並規劃執行多項計畫。包括「中國古典文藝思潮研讀會」、「中國古典文藝思潮論集出版計畫」、「中國近現代觀念起源、變遷和形成專業數據庫暨中國觀念史大辭典研究計畫」、「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計畫」、「新史學與

5、臺灣史學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辛亥百年的再省思系列演講」、「現代中國的形塑」整合型研究計畫、「中華民國發展史撰寫計畫」等。二、工作計畫自98年8月起,為進一步落實團隊研究與科際整合的目標,本中心發展重點調整為「發展政大人文研究特色」,希望建立跨系所乃至跨校的研究團隊,從事人文領域的整合型研究。以實力堅強的團隊,尋求具有主體思想,適合國情的重要學術議題,並朝向卓越研究之目標邁進。研究過程中,不僅要重新建立宋、明講會之風,樹立新的學術團隊研究風氣;也要全力推動主題明確的跨學科研究計畫,並達成具體且卓著的學術成果。在交通及訊息科技日

6、益發達,學術交流愈為緊密之際,營造國際化的研究環境與基礎設施成為全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具備的條件。本中心也努力建立國際交流網絡,進而提供國內研究團隊持久運作的有利條件。政大向為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重鎮,相關師資與研究人員眾多,資料蒐藏豐富,並有許多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相關的教學研究單位,本中心乃計畫整合校內圖書與研究資源,成立資料庫,便於學者來校從事近現代史之教學與研究。(一)推動「中華民國發展史」撰寫計畫民國987年底,人文中心經本校吳思華校長、中央研究院張玉法院士、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教授、文學院院長兼中心主任周惠民教授等規劃推動

7、撰寫《中華民國發展史》,計畫自學界出發,民間共同參與,建構兼顧學術與全民的中華民國發展歷史。經與各領域學者不斷討論議題與史觀,已逐漸成形,進入正式寫作階段。其中包含「百年學術發展」、「政治與法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學與藝術」和「文化發展」等六大主軸。而各主軸召集人,百年學術發展為中研院院士王汎森;政治與法制是中研院院士胡佛、臺大社科院院長趙永茂;經濟發展是中研院院士劉翠溶、世新大學經濟系主任周濟;社會發展由中研院院士李亦園、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章英華;文學與藝術是政大講座教授陳芳明、畫家林惺嶽;文化發展由

8、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寶德、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呂芳上等專家學者負責,共計一百四十個相關議題,向社會大眾說明百年來中華民國的發展與建設,讓學者發聲,為臺灣定位,讓國人看見未來的國家發展方向,也讓世界看見臺灣。此撰寫計畫對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具有相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