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

ID:21973680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_第1页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_第2页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_第3页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_第4页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床学实验一岩浆矿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验一、岩浆矿床一、目的要求通过实习进一步理解、掌掘以下内容:1、岩浆矿床形成与大地构造竹景的关系。2、岩浆矿床形成与岩浆岩岩性、岩相的关系,成岩成矿在时间上、空间上、物质成分上的一致性,加深岩浆岩成矿专屈性概念的理解。尤其应当意识到在岩浆矿床的找矿工作中,加强岩体研究的重要性。3、掌握岩浆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矿床的主要特征。二、方法原理认真阅读实验资料,仔细观察实验标木,掌握其特征,分析成矿作用和形成机理,编写实验报告。三、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矿石标本、围岩标本、放大镜和小刀四、实习资料四川攀

2、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叫川省渡口市东北l2Km处。储量近百亿吨,是我国最大的岩浆型钒钦磁铁矿矿床。区内最古老的地层力上震旦系。分两层,下部是蛇纹石化人理岩;上部是透辉岩和透辉石人理岩互层。上三卺纪地屋在木区最发竹,分布在矿区北部和两北部,其底部是紫红色砂砾岩;上部为灰绿色砂岩与黑色砂页岩互层,含煤。老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之上。含矿岩体位于庞滇地轴中段丙缘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屮,受安宁河深大断裂次一级NE向断裂控制。岩体呈NE30°方向延展,长35km,宽2km,与震旦

3、纪地层整合接触。向北西倾斜,呈单斜状。岩体内部S状构造明显,不同成分矿物构成的浅色岩与暗色岩ffl互更叠交替;层之叫为过渡关系。岩体B上而下分为五个相带:①顶部浅色层状辉K:岩带:厚500-1000m。浅色矿物含量一般〉50%。含稀疏的暗色矿物条带,偶尔为铁、钛氧化物矿条。该岩带顶部与三叠系或正长岩呈断层接触。②上部含矿带:厚10-120nu以含铁辉忪岩为主,夹有稀疏浸染状矿石。含磷灰石丰富,达5%_20%,并有较多的辉石集中,可作标志层。在底部有吋可见厚约3m的斜长岩层。③下部暗色层状辉长岩带

4、。暗色矿物含景-•般〉50%,构成密集条带,并夹有含铁辉长岩薄层及钒钛磁铁矿条。总厚度166-80001。与底部含矿层呈过渡关系。④底部含矿足:J9-60-500m,为主要含矿S。由各种类型钥太磁铁矿矿石组成,夹有S状喑色辉长岩。⑤边缘带:以暗色细粒辉忪岩为主。厚度变化大,10-300m。顶部往往有数米厚的橄榄岩及橄辉岩层。底部与人理岩接触带常变质为角闪片岩。岩体内各岩相带、矿带、铁矿层产状均与原生层状构造产状一致,人体走14N60°E,倾MNW,倾角较陡。矿床地质特征: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

5、产于辉长岩中,可划分成两个含矿带。上部含矿带:位于暗色层状辉长岩中部,分布稳定。呈层状,似层状。长15km,平均厚60m,矿层累积平均厚18m。大部分为表外矿石和稀疏浸染状矿石。矿石平均品位:TFe24.82%、TiOJ.20%、VAO.08%。底部含矿带:矿层规模人,在整个辉长岩体下部稳定分布。含矿层平均厚210m,矿层平均累计厚度130m。含矿率为65%,平均品位TFe33.23%,TiO211.63%,V2050.30%。矿石物质成分:按矿物共生组合及产出特点划分,矿石屮的矿物成分有以下几

6、种自然组合:金属矿物:钒钛磁铁矿组合:钛磁铁矿、钛铁晶石、钛铁矿、尖晶石。硫化物组合.•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镍黄铁矿。氧化带矿物组合:磁赤铁矿、假象赤铁矿、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造岩矿物:拉长石、昇剥辉石、角闪孖、橄榄石、磷灰石。次屯硅酸盐矿物:次闪石(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等。矿石结构构造:常见的结构有嵌品包铁结构,海绵陨铁结构、阀溶体分离结构等。矿石构造有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稀疏浸染状、条带状等构造。五、实验报告分析矿床成W;实验二、接触交代矿床一、目的要求1.掌握接触交代矿床的

7、形成条件和基本地质特征。2.了解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的矿物共牛.组合特点及有关矿产。二、方法原理认真阅读实验资料,仔细观察实验标木,掌握其特征,分析成矿作用和形成机ffl,编写实验报告。三、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矿石标本、围岩标本、放大镜和小刀四、实习资料湖北大冶铁山铁(铜)矿床。1.区域地质:鄂东南地区位于中下扬子陆块的西段,北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接,南与九岭-幕阜隆起带毗邻,处于岳阳-九江前陆褶冲带的东端前緣部位。木区北东以襄广断裂与桐柏-人别造山带相隔;两以鄂城一嘉包断裂与宝谈一武汉前陆褶冲带及

8、宜昌一武5过渡褶皱带分割;南以坑LI-排市断裂为界,构成一个三允形构造一岩浆岩区。区内的构造变形主要由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形成。印支期形成一系列褶皱朿和叠瓦式的逆冲滑覆构造带,主要表现为北西西至尔西向的弧形摺皱及走向逆冲断裂;燕山期形成北北尔向的隆坳带,叠加褶皱、断裂。燕山运动伸展导致的引张作用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区内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殷祖、阳新等主要侵入体和众多的小岩体群,佼入岩出露面积达612平方千米,伴生铜、铁、金等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卺系下统人冶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