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ID:2199181

大小:183.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15

上传者:U-186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_第1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_第2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_第3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_第4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在把握这些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应对潜在的风险。识别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规避其带来的风险既迫切又重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理论根据,其次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趋势做了简要评析;然后,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最后,从如何坚持稳键经营的发展战略、四大行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内控机制、主动防范利率风险、加大中间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建立科学定价体系和坚强金融监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操作的措施。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ANDITSCOUNTERMEASURESABSTRACTChina'scommercialbanks,theinterestratemarkethasbrought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whilewecapitalizeontheseopportunities,butalsoactivelyrespondtothepotentialrisks.Identifythe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sofcommercialbanks,toavoidtherisksarebothurgentandimportant.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conceptandtheoryofinterestratesandinterestratemarketsunder,followedbybriefCommentonStatusandTrendsofChina'sinterestratemarket;thenexpoundedthebeneficialeffectsandadverseeffectsoftwoaspects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ofChina'scommercialtheimplicationsofthebank,commercialbanksandinterestratemarketconditionsfacingsomeimportantissuesof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Finally,howtoadheretothestabilityofkeybusinessdevelopmentstrategy,thefoursystemreformtoimprovethebankinternalcontrolmechanism,totaketheinitiativetoguardagainstinterestraterisk,increasingthemiddleofthebusinessandfinancialproductinnovation,andactivelyrespondtotheforeigncurrencyinterestratemarket,theestablishmentofscientificpricingsystemandstrongfinancialregulationproposedoperationalmeasures.KEYWORDS: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sCommercialbanksAffectCountermeasur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目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21.1利率的内涵21.2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21.2.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21.2.2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根据22.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42.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42.2贴现利率的市场化42.3针对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42.4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试点52.5稳步推进发展阶段5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63.1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63.1.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科学经营63.1.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63.1.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机制的规范化73.1.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配置资金资源73.1.5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为商业银行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7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3.2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73.2.1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73.2.2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3.2.3加剧了借款者逆向选择和信用风险83.2.4给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94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104.1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104.2存款资金价格被低估导致利率市场管理混乱124.3贷款定价生成机制有待完善124.3.1基准利率点法124.3.2成本叠加法134.4利率敏感性资产同敏感性负债不匹配134.4.1存贷数量上不匹配134.4.2存贷期限上不匹配144.5业务发展战略的矛盾更加突出145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165.1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165.1.1坚持稳健经营战略的原因165.1.2如何实现稳健的经营发展战略165.2四大国有银行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165.3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175.4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17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5.5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185.6银行应积极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185.7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定价体系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195.8持续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研发适应利率波动的新产品20参考文献2126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26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前言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划定范围、提供激励、加强自律的思路下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现实选择,有利于突破金融抑制、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放松利率管制是金融自由化的实质,使利率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变化、能够起到配置资源作用、能够刺激储蓄、为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增加资金收益率的可预测性,最终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我国目前推行的是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有利于降低一次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金融体系安全平稳。虽然如此,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做好应对之策。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1.1利率的内涵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利率市场化将对一国经济产生许多不可忽视的影响。1.2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1.2.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学术界的新生词汇,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利率管制最初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R.I.Mekinnon),他把政府的所有隐形税收定义为金融抑制,其中金融抑制的一种形式就是进行利率管制,自从利率管制一词被学术界正式提出以来,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利率管制大多都持持否定的态度,其普遍认为进行利率管制会带来如下弊端:一是进行利率差管制不能发挥相应的最优效应,会造成相关利益的损失;二是狭隘的利率管制会限制储蓄,从而导致银行的收益低下;三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利率管制会阻碍金融市场的规模扩张,限制了单个银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学家们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科学的定义,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管制,让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价值规律的调整,由其自发地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1.2.2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根据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肖和麦金农提出著名的金融压制论(FinancialDepression)和金融深化论(FinancialDeepening),倡导金融自由化(Financial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Liberalizion)主张。他们认为,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健全金融体系能有效地动员社会储蓄,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会提高人们的融资需求,扩大融资来源,从而刺激金融发展,这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状况,然而落后经济国家“压制实际金融的成长,业造成了社会损失”。金融压制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为的压低、操纵资金的价格,这样,储蓄者不能合得到理的收益率,;利率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的关系,过低的利率导致储蓄与收入的比率下降,资金的需求不合理的上升。二是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只能依靠信贷配额来消除对中介机构贷款的过高标价,信贷配给需付出很高的管理成本。“在瓜分低的、受管制贷款利率与市场平衡的利差所构成的垄断利润时,借款人与中介机构官员之间易于发生贪污与密谋行为。根本不予还款的借款人可以通过延长期限来保持其信贷分配额度,从而破坏分配计划。”这样,社会资金就会被低效率的使用,失业、分配不平等等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都是金融压制的结果。三是金融市场的分割。为了保证资金的投向符合政府的意图,发展中国家大多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范围加以严格限制,各类金融机构分别受不同监管当局管理,效率低下。相反,金融自由化提出以市场替代官僚机构,有助于提高国内私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比率,通过扩大金融市场和使其多样化为储蓄的最佳分配开辟道路,促进产出与就业稳定的增长。具体地说,政府应放松实际利率管制,使之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和刺激储蓄,提高可以获得的投资收益和更有效地区分各种投资。而利率市场化理论就起源于他们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其核心在于利率由市场根据资金供求关系、金融机构头寸以及盈利状况决定。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逐步放松甚至是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变迁过程。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利率由非市场主体的政府单方控制的决定的外生变量逐渐转化为由政府间接调控、众多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博弈后决定其水平的内生变量。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2.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本质上反映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共同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完全竞争的货币市场,所有金融机构将是利率的接受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率的市场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即商业银行所经营资金的利率水平由货币市场决定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从1993年首次提出基本设想的,大致经过了一下阶段:2.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1996年以前,我国本币利率基本上是政府管制利率。只是在1986年年初时,央行曾允许各金融机构在基准法定贷款利率上适当上浮。在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为此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2.2贴现利率的市场化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我国在国债发行上也采用市场化利率进行对外发行和回购,并于1998年逐步生成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机制。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进一步放松,在1999年开展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调整改革。2.3针对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在2000年,我国放开了外币利率的政府管制措施。并再次调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随着商业银行外币业务的开展,各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外币利率的定价制度,加之境内外币资金供求相对宽松,外币利率市场化的时机日渐成熟。2000年9月21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组织实施了境内外币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各项外币贷款利率及计结息方式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市场的利率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二是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含300万)以上美元或等额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4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试点自2004年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上过渡到以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阶段。随着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中资商业银行均制定了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建立了外币利率定价机制。各行还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了外币贷款利率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如在国际市场利率基础上,各商业银行总行规定了其分行的外币贷款利率的最低加点幅度和浮动权限,做到了有章可循,运作规范。2.5稳步推进发展阶段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在大力支持金融事业发展的同时,决定进一步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现在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问题。到目前为止,包括国债、金融债券在内的非存贷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也已经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同时,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增强了银行贷款的自主管理能力。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3.1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将掌握利率的决定权,打破过去利率由国家管制的局面,对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经营管理和发展都有积极作用。3.1.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科学经营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由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及对市场的判断进行自主决定,增强了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动性,更加突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原则,真正实现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在过去利率由国家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利率完全由中央银行制定,商业银行对利率的制定仅在极小范围内浮动,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利润极小。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科学地制定经营成本,优化配置资源,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3.1.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利率市场化可显著提高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利率市场化前,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存、贷款利息差。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掌握利率的决定权,在市场竞争下,贷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存款利率的不断上升,利差在不断缩小,这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造成影响。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要在竞争环境下不断地创新突破,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发展传统业务以外的非传统业务,只有这样,在利率市场化下才能够不仅仅依靠传统业务获得收益。其中,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类型之一,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波动频繁,因此,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应该积极地探索和创新不受利率波动影响的中间业务。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3.1.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机制的规范化在以往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是不以价格作为对象的,这样就出现了贷款利息以外再减少利息和存款利息以外再附加利息等非正常的竞争行为,加之没有规范的制度来监督,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急易出现混乱的现象。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手中有了制定利率的主动权,可根据自身的实力以及对市场的判断合理制定利率,从而使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机制走向规范化。3.1.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配置资金资源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上对资金的供求状况,增加存贷款利率的弹性,使利率充分发挥其调节储蓄、投资之间的杠杆作用。当供过于求,利率上升时,存款增加,投资减少,社会资金由投资向储蓄转化;反之,当供小于求,利率下降时,投资增加,存款减少,社会资金由储蓄向投资转化。3.1.5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为商业银行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不再像利率管制时期那样须严格遵循中央银行制定的利率及浮动范围,而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市场的供求影响来判定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时因政策性、行政性的影响因素减少,其外部的管理环境自然会比较宽松。3.2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3.2.1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银行流动性来源于存款和贷款的增减。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大增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主要在流动性来源方面从流动性来源方面来看,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变化,必然会产生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存在正缺口。在资产与负债到期或重新定价时,当利率上升,银行资产产生的利息收益增长快于负债利息成本支出的增长,此时,银行净收益增加,就会增强银行的流动性。相反,当利率下降,银行净收益减少从而减弱银行流动性。而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存在负缺口。正因为如此,利率市场化一旦实施,必将给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不确定性,将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银行资金流人相关经营项目无法得到及时回补,致使资金停滞在经营项目中,极大的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3.2.2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存贷款利差是其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平均占主营业务收入90%左右。利率市场化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机制驱动下,为竞相向资金供给方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存款利率将呈上升趋势。同时我国对于利率的管制主要在控制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这种限制使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商业银行高额的利差。若管制放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前提下,国内外金融机构存贷款竞争必然加剧,这又进一步缩小了银行的利差收入。鉴于此,在目前中间业务尚不发达的时候银行将会千方百计的加大存贷业务业务,由于存贷业务利率的敏感性存在着千差外别,随着利率的上下浮动,将造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从而导致收益不确定性的收益性风险被加剧。3.2.3加剧了借款者逆向选择和信用风险随着通胀问题的显现,加息预期不断提高。加息可能导致金融市场里直接融资萎缩,间接融资又成为市场资金的主要来源,利率市场化往往导致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之后,由于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信贷活动中,不同借款人违约拖欠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但银行无法知道谁的违约可能性更高,随着实际利率的升高,更高比例的喜欢冒险的借款人将更愿意向银行借款,而风险较小的安全借款人则可能退出申请者的队伍,这也就是所谓的借款人的逆向选择。经验表明,随着对任何一类借款人所收取的实际利率的增加,对贷款合同违约的可能性也增大。通常就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从而加大整体信用风险。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3.2.4给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通过改制重组以及发起设立等多种方式,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在技术网络、机构网点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劣势,中间业务较少,业务范围较窄,存贷款利差更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此外,中小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较弱,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存贷款利率管制实际上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保护。放开利率管制后,中小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结构不匹配、逆向选择等问题更加严重,可能会出现经营成本上升、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银监会进一步提高资本监管标准后,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4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4.1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在传统利差收益的保护伞下,“存款”是银行业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存款规模的大小不仅影响着贷款份额的市场占有率,更是收入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家银行对存款指标的考核力度逐渐加大。通过我国商业银行历年经营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息差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一些银行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多数是贷款利率的上浮费用,即由息差收入转化而成,并未真正体现中间业务的收入特点(见图1、图2)图12011年中期上市商业银行净利润图22010、2011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构成(单位:亿元)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截止2011年7月,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10870.60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8283.74亿元,同比增加同比增加1724.6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86.91亿元,同比增加688.62亿元如图1、图2所示,16家上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息净收入以及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占据绝大比重。利息净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工商银行74.9923.12建设银行74.3324.32农业银行78.5920.16中国银行66.3521.05交通银行79.5816.22招商银行77.5517.72民生银行76.0420.38中信银行84.4411.04浦发银行89.0310.35兴业银行84.4415.42光大银行82.3316.58深发展85.609.79华夏银行89.839.54宁波银行84.636.87北京银行88.949.17南京银行87.829.87图32011年上半年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单位:%)分析2011年上半年单家上市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比可以发现,利息净收入在这些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中占据主体地位(见图1)。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以华夏银行为例,其在2011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89.83%。与此对比,中国银行在上市银行中的净利息收入占比稍低,2011年上半年为66.35%。其他上市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占比则介于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之间,约为80%。从上图2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中间业务收入的发展力度,其收入占比也取得了较快增长,但息差收入,或者变相的息差收入仍然占据主流位置,利率市场化后净息差的收窄势必影响到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4.2存款资金价格被低估导致利率市场管理混乱随着物价指数的不断攀升以及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和对资本市场、保险市场认识的深入,存款来源渠道面临着逐步被瓜分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各家银行揽储难度和力度不断增加,存款送礼品,现金返点等违规现象日渐突出影响了利率市场的稳定。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存款价格存在着普遍低估的情况已形成“双轨”机制。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瓜分和银行间揽储竞争的白热化已经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形成了“倒逼”的局势。存款价格的低估,不仅导致存款利率市场的无序竞争,也是贷款价格双轨制的根本原因。对于银行而言,低廉的资金成本,意味着较低的贷款利率就可以获得可观收益。但随着物价的不断攀升政府进一步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虽然有存款规模,却无贷款规模,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资金需求,即使银行根据企业风险评级相应上调风险成本也仍大大低于民间融资成本,因此,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依仗高昂的民间融资使得贷款利率市场难以管理。4.3贷款定价生成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银行业贷款定价的主流模型是基准利率加点法和成本叠加法。这两种定价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4.3.1基准利率点法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基准利率加点法,即根据人民银行规定的不同期限基准利率,结合贷款的风险评级等指标,在此利率基础上对贷款价格进行上、下浮动。首先,基准利率加点法参照的基准利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仅仅是宏观调控的政策性利率,无法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也没有反映出企业对于资金的真实需求程度;其次,银行内部的风险评级指标设置过于简单,赋予了企业财务的历史表现行业分类和政府背景过多权重,无法有效识别潜力客户和非支持行业类的优质客户,对于政府背景企业和政府支持类项目提供过多的资金支持。大部分商业银行目前对于利率浮动范围还缺乏科学的评测依据,在拼抢优质大型客户时,往往为了市场份额而盲目下浮利率,没有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的收益率,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潜力企业却往往被政府背景的投资项目所“挤出”去使用高成本的民间融资,导致即使国家基于宏观调控的目的而运用利率工具,也难以实现其调节目标。4.3.2成本叠加法成本叠加法即在资金成本的基础之上,加上银行内部的运营成本、风险成本、目标利润率等成本支出来综合测算。由定义看出,该方法过分注重“内部性”,仅考虑到自身的各项运营成本和资本回报率,没有充分考虑外部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同行业的成本竞争状况。成本叠加法的运用,对于我国有银行改制初期的成本精细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忽视了客户需求和同业竞争等因素易导致重点客户的流失。4.4利率敏感性资产同敏感性负债不匹配由于商业银行过分追求市场贷款规模的占有率和存款的增长率,导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基准利率的随机性变动银行的净利差收入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4.4.1存贷数量上不匹配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在息差收入的保护伞下,存款规模的扩张意味着收入来源储备的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和子女教育投入扩大,使得基于预防性动机的存款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存款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银行信贷规模趋紧,惜贷现象普遍。存款和贷款两方面原因使金融机构的存贷差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数量上不匹配。4.4.2存贷期限上不匹配目前,为控制物价水平的持续走高,国家基准利率频繁上调,同时,按照现有的人民银行存款政策,已办理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不随着基准利率的上调而提升,因此,为避免利息损失和频繁的对定期存款做另存业务居民存款趋向活期化和短期化。另外,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对于员工业绩的考核政策多为时点考核,即只关注月末、季末或年末数据,时点冲高现象突出。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资金运用,尤其是项目贷款趋于中长期化。“短存长贷”的现象突出,造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多为负值。4.5业务发展战略的矛盾更加突出利率放开后,利率手段可能成为银行竞争的直接手段。这就涉及是扩大市场份额即扩大规模,还是增加盈利的发展战略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想找到规模与盈利之间的平衡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银行之间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出现一定的价格竞争行为,甚至恶性竞争恐怕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商业银行想要在短时期内增强流动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处理好盈利与规模之间的关系,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必须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步步紧逼,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必然要遭到空前的挑战,据统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入占到其全部收入的77.3%,国有商业银行中利差收入占比最低的建设银行的这一数据也为67.09%,而西方实行利率市场化制度国家这一比例仅为50%左右,所以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和收入结构转型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嬴利模式要从目前主要依赖息差转移到依赖中间业务收入之上。实际上,“十一五”及2011年期间,我国政府着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以来市场基准利率的变化已经明显显示存贷利差正在日益缩小,如表1所示。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表1市场基准利率的变化利率调整时间点20060819200703182007051920070721200708222007091520071221200810092008103020081127200812232010102020110707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522.793.063.333.603.874.143.873.602.522.252.503.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126.396.576.847.027.297.476.936.665.585.315.566.56存贷利差3.603.603.513.513.423.423.333.063.063.063.063.063.06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5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更加激烈的竞争,银行业要适当选择在利率市场条件下经营的侧重点,应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经营战略:5.1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5.1.1坚持稳健经营战略的原因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业很可能通过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进行竞争,这样会导致存贷款的利差减少,为支付较高的资金成本又要想方设法维持较高的收益水平,会促使银行业增加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投放,从而影响银行业的发展。因而控制合理的存贷款利差水平,增强自身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能力,以便实现对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有效控制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关键。5.1.2如何实现稳健的经营发展战略银行的基本的经营战略应是稳健经营,实现有质量的规模扩张和效益的不断增加。各银行应根据实际,合理地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个性化的竞争策略。银行在制定资金价格时,一方面要进行盈亏平衡点测算,目标利润倒逼计算贷款利率,另一方面要具体分析贷款客户的财务状况,综合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和潜在风险因素,根据不同的贷款收益水平和风险额度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确保贷款投放安全和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稳健经营。5.2四大国有银行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提高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最根本的是积极转换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建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培育利率市场化最根本的微观经济基础。这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商业银行的一般模式,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实行国家控股、法人参股、社会公众募股和出资人根据其出资比例对企业承担有限债务责任的方式,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以来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真正独立地拥有经济法人的地位,实行企业化经营,就能够在国家货币政策原则和金融方针的指引下,自觉根据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情况,合理确定利率水平,自主决定放贷,自主承担呆坏账的风险。总之,就是要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银行制度,构成企业与银行之间产权明晰、互惠互利、自担风险的资金借贷关系,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早日实现。5.3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良好的内控制度是银行保持稳健运行的关键因素,一般包括制定安全与谨慎的经营政策、规范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操作制度、风险防范制度以及防止董事职员侵占和滥用职权等规定。商业银行要通过转变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起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和严格的监管制度。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正确理解利率政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及时传达利率文件,严格执行国家利率政策和相关法规。要制定系统内部一整套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机制,确保利率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应对存款、贷款利率水平和利差最低水平做出限制,并通过电脑分析,制定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又有利于收益最大化的合理的利率水平,并加强对自身及其所辖分支机构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指导、检查、监督,确保利率政策在各级分支机构得到正确执行。5.4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以后,许多金融产品的价格确定权将下放到商业银行,利率波动将更频繁,而且可预测性较差,商业银行对利率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为了防范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资金缺口的监测,以资金缺口和有效持续期缺口为核心构建利率风险衡量体系,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并形成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即要提高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积极研究和防范利率风险。同时,银行要逐步建立能及时准确预测和预警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风险的指标体系,建立起能够及时准确预测和预警银行风险的财务报表体系以及对报表的快速处理分析体系,逐步建立起能够对单个银行机构风险以及整个银行系统性和地区风险进行及时有效控制处理的体系。5.5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价格竞争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市场需求的单位弹性,即通过降价不能再增加收益,在这个时候,生产者如果想继续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活动,开发特色产品或者说提供有差异的产品形成自己的专业化优势。目前,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提高商业银行利润,促进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中间业务占商业银行业务的比重已越来越高。在西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但在我国,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基本上都在20%以下,同西方同行差距非常大。所以,单从业务方面来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真正走出经营困境,而且中间业务不占用银行的资产,不产生负债,风险也非常之低,是商业银行一个很好的盈利点。为此,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优势进行金融产品业务创新,提高投入产出比。民生金融服务需求作为商业银行业务争夺的重要领域,商业银行应结合民生需求针对个人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和服务优化,为民生领域提高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另外,商业银行在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还应注意培育客户认可度和社会公信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这将为商业银行未来中间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5.6银行应积极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我国自2001年9月21日起,实行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即境内中资银行所有外币贷款利率、折合300万美元或以上的定期外币存款利率,人民银行不再统一管理,由各行与客户协商确定,外币利率市场化对中资银行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外币贷款与人民币贷款计息方式有所不同,按照国际惯例,外币存贷款利率通常用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加减一定的百分比确定,因此,它是一个浮动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加之每笔外币存贷款的期限、利率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和收益核算的难度。因此,外币贷款利率和外币大额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客观上要求中资银行建立起符合利率市场化要求的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体系。银行应依据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对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风险结构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确定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合理安排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从全局角度衡量和核算外币业务的成本和收益。对利率风险管理可以采用J.PMorgan最早提出的市场风险测量技术VAR(valueatrisk)数据模型来确定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利率风险,在准确核算成本的基础上,确定上浮的利差,保证外币贷款合理的盈利空间。并要不断加强对国际市场主要是货币利率走势的分析监测,及时调整利率标准,保持定价体系的高效、灵敏和快捷、准确。5.7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定价体系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对利率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权利的范围越来越大,每个商业银行要根据市场供求、资金成本和目标收益来确定定价权限,对于不同的金融产品要根据市场上的供求情况不断地调整定价策略。例如贷款利率的定价,当贷款利率定价过高时,客户就会流失使其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当贷款利率定价过低时,商业银行的收益又会受到影响,贷款业务收益微薄甚至无利可图以致亏损。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定价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优胜劣汰竞争中的关键内容。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建立金融监管体系又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保障。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缺少有效的金融监管。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可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选择高风险的项目。在经济上升期,商业银行可能会因此而收益,但是在经济下滑期,就会出现大量的负债,而这些负债又由政府来承担。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为了商业银行能稳定高效的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来约束商业银行的行为,从而保证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5.8持续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研发适应利率波动的新产品利率市场化推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市场利率的波动受国际、国内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往往还要受社会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即使掌握了大量信息的商业银行也很难准确地预测利率的走势,而为数众多的商业银行客户则更是如此。商业银行的客户在利率变动捉摸不定的条件下,为使自己的金融资产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必然迫切希望商业银行能够推出多样化的、便捷的保值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只有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出能够防范利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较高的收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早熟悉国际上通行的分散利率风险的保值手段和方法,如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利率掉期、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产品,将在我国银行业中迅速出现并发展。客户能够随时利用期货交易或掉期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回避利率波动风险,利用期权交易将利率风险降到最低限度。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参考文献[1]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2]陈树生.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张蓓佳.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4]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01[5]付爱敏,武晓平.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选择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6]巴曙松,华中炜.当前金融改革进展及趋势[J].今日中国论坛,2008,(Z1)[7]毛翠萍,梁淳.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财务探索2007(8).[8]连平.21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05).[9]张友先.利率市场化对四大行的财务状况影响比较[J],《银行家》,2011(08).[10]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中报.[11]刘仁和,米运生.中国银行业市场改革的效率效应《金融论坛》2009年第3期:P14——P16.[12]戴相龙.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30年的思考《中国金融》2009年第1期:P9—P11.[13]刘红霞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新闻论坛》2010年第2期.[14]黄达,《货币银行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5]曹龙骐,《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6]张其林,利率市场化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6月.[17]刘涛,利率市场化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6年12月.[18]徐厦楠,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机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8).[19]王海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经营与管理,2004,(12).[20]朱海燕,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其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4,(9).[21]张华,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1).[22]安骏麟,对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界,2010年(12)[9]张丽洁.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行为的影响[J].新金融,2008,(5):35-38.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23]臧昕.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9,(18):20-21.[24]钱岳.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73-74.[25]张晓春.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促进作用[J].时代金融(下旬),2011,(7):95.[26]杨俊林.谈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2):37-39.[27]谭慧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28]李春悦.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0,(12):214-215.[29]刘祥义.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10,(10):95,97.[30]周静娴.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10,(9):204-205.[31]刘津,谢云山.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48-49.[32]刘洋,张恒.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管理与财富,2010,(5):23.[33]孙佳玮.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J].时代金融(下旬),2011,(9):125-126.[34]阎洪茂.利率市场化风险与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4(2):62-65.[35]刘政伟.我国利率市场化建设中商业银行结构与竞争力研究[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91.[36]陈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商业银行策略[J].知识经济,2009,(12):36-38.[37]周旭.浅谈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中国外资,2009,(11):41-42.[38]海燕,范春燕.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0):173-175.[39]JohnWilliamsonMollyMaher.AsurveyfinancialliberaliZation[M].PrincetonUniversity.2009[40]泰翰·菲兹罗,楠斯·颇特,艾得·泰科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新金融,[J].2010.10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