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ID:21992225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_第1页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_第2页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_第3页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_第4页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OSO框架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F270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10-000-02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必须尽快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依托的内部控制制度,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内部控制建设理论,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为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创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COSO框架内部控制控制体系评价机制监督反馈    众所周知,COSO《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一总

2、体框架》,是国际内部控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美国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就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建立内部控制的权威性文件,在整个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向以风险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理念转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目前还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不但各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而且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我国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我国企业函需以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为指导来构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实践问题。当然,我们

3、不能盲目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寻找一条能够有效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尚未形成整体框架  企业内部控制不科学,多数企业所设置的内部控制不具备一个整体的框架,仅停留在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上,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些控制的“死角”始终不触及,内部控制缺乏创新,形不成一个健全的机制。各类财务政策权力

4、,各项财会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和各个财会人员的行为都没有处于填密的内部制约和监控之下。  (二)内部控制缺乏执行力  企业为了应付有关部门或主管单位的要求,建立了所谓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建立起来的只是一堆文件,实际操作时并未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来执行。  (三)企业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许多企业或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比如,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

5、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在COSO框架指导下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一)按照COSO框架在上市公司建立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1)完善公司内部环境  确立董事会核心地位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工既是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制衡问题,也是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问题。在新COSO框架下,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负责总体责任,建立内部控制框架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机构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避免人员重叠。董事会

6、要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独立于管理层,不受其影响,任职人员应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二是能够有权聘用和解聘高级管理人员,而此高级管理人员并非董事会成员。  (2)正确地认识和评价风险,根据风险进行内控设计  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非常重要。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必须考虑企业面临的风险的性质、范围、风险可量化程度与管理相关风险可获得的收益的对比。即关键是先认识风险;然后是制定规则。也正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根据企业各种风险,本着控制风险的需要和目的设计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价值才能

7、降低组织承受的风险。针对上市公司中较为严重的违规担保问题,企业自身应该建立担保评价体系,认清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为之提供担保,提供多少担保,针对逾期担保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企业的利益等等。  (3)完善信息与沟通要素  企业控制制度能否生效,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正确理解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并把恰当的信息,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渠道加以传递,并且,由于控制活动主要负责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因此,信息与沟通系统应该建立在控制活动周围。必须对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加以控制,以保证传递的信息具有恰当性。一个企业,要想达到信息在企业内部有效、

8、快速、准确地沟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并充分借助信息系统。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应是动态的、立体的、纵横交错的,而不应是平面的、静态的、单向链式的结构,是基层和高层,部门与部门,内部与外部之间互动的信息的沟通。  (二)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