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

ID:22004317

大小:880.50 KB

页数:138页

时间:2018-10-26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_第1页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_第2页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_第3页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_第4页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新起点系统强化班杨帆法理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理学第一讲法的本体【本章知识结构图】本体论概念与特征价值与作用法的要素渊源与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本章重难点知识点提示】本章为司法考试最重要一章,几乎占法理学的六成分值。考生朋友应该熟练掌握以下知识点:1.法的可诉性;2.自由、正义与法的关系,及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理;3.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作用的局限性;4.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及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5.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的区别及当代中国的法源;6.法的时间效力,特别是法的溯及力问题;7.法律关系的分类,及法律事实。8.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法律责任的竞合。在以上知识点中,法的价值

2、理论、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法律渊源理论为论述题的原理,考生朋友应该借助其他资料对其深入了解。第一节法的概念一.法的概念的争议1.争议的焦点围绕着法的概念的争论是关于法与道德之间究竟有没有本质上必然的联系。2.法律实证主义(1)基本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的时候,没有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和道德是分离的。具体说来,实证主义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在法律命令什么与正义要求什么之间,即实然法和应然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2)法律实证主义关于法的概念的分类法律实证主义是以下列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的:权威性制定与社会实效。①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如法社

3、会学(习惯亦法)和法现实主义138②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定义因素的法的概念,如分析主义法学(恶法亦法),代表人物如奥斯丁、哈特、凯尔森。3.非实证主义理论(1)基本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接的。(2)非实证主义关于法的概念的分类非实证主义者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也包括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①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以传统的自然法理论为代表(恶法非法),②以三要素同时作为法的定义的要素,被称为超越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的第三条道路(综合法学)。【提示】法的概念的争议属于未直接考察

4、过的知识点,但是对于三大法学流派的基本主张曾经在考察其他知识点的时候涉及过。在复习时对于三大法学流派的基本主张应该有基本的把握。流派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核心观点法律渊源中体现自然法学法的精神与价值价值分析法与道德有必然联系法的效力根据来自内容道德上的正确法理与一般法律原则实证法学法的规范形态规范分析法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法的效力根据来自正式的国家制度事实。(如制定法的活动)制定法与先例社会法学法的实际效果经验分析法的效力根据来自于社会心理接受或习惯习惯有法律依法律,没法律依习惯,没习惯依法理。二.法的本质1.正式性法的正式性也称做法的官方性、国家性,指法是由国家制

5、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法的正式性反映了法的现象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表现。2.阶级性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指统治阶级的意志。法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上看具有公共性、中立性;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3.社会性法的社会性又称法的物质制约性,指法的内容是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的,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提示】09-53,04-1,02-81考察了法的阶级性;04-1,02-81考察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正式性未考三.

6、“国法”及其外延1.国法的定义国法指特定国家现行有效的法。2.国法的外延:138(1)国家专门(立法机关)机关制定的法(成文法);(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规则(判例法);(3)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认可的习惯法(不成文法);(4)其他执行国法职能的法(如教会法)【提示】“国法”及其外延属于未考知识点。四.法的特征(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1.规范性的含义:(1)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2)针对规范制定生效后发生的行为有效;(3)在其有效期限内,针对同样的情况反复适用。2.法律调整的对象:(1)法律调整的对象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而不

7、涉及离开行为单纯的人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而宗教规范和道德规范不但调整人的行为,更多地调整人的内心世界。(2)法律调整的行为不是单个的人的行为,而是人们的交互行为。3.法与自然法则、技术规范、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1)法不同于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其存在与人的思维和行动无关,不具有文化意蕴;与此相比,法律规范是一种文化现象。(2)法律不同于技术规范。技术规范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规定人们如何使用自然力量和生产工具以有效利用自然的行为准则;而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违反社会规范会招致来自社会的惩罚。(3)法律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

8、是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而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