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

ID:22033544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_第1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_第2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_第3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_第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系列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510080广州郑召民作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并进行系列研究(见表一、表二)。表一:作者开展PVP和PKP技术的时间表二:各种PVP和PKP技术的病例数一览*2001年3月20日PVP2002年4月球囊PKP(Kypho)2004年8月冠龙公司球囊PKP2004年10月SKYPKP2005年3月Vesselplasty2005年4月球囊PKP(北奥-Kypho)合计PVPPMMA22例72例CPC20例Sr-HAC30例

2、PKP球囊(早期)6例54例球囊(国内冠龙公司)12例球囊(北奥公司)10例19椎SKY24例28椎VesselX2例*2001年3月20日-2005年7月25日统计数字126例2001年3月起应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经椎弓根注入PMMA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共22例。研制出PVP相关的配套器械,应用可注射性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2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使手术过程较使用进口器械更方便合理,临床上试

3、用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对我们完成的随访2年以上的9例使用CPC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患者活动功能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并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对含不同比例显影剂的磷酸钙骨水泥分组进行离体和尸体实验,综合显影性,可注射性和力学性质选择出最佳比例。结果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术前8分,术后第一天5.14分,术后3月3.64分,术后1年3分。ODI评分术前77.14%,目前40.95%。病变椎体的畸形指数术后一周内为

4、1.77,目前为1.71。实验研究证明加入10%质量百分比显影剂的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较好的显影性,可注射性和力学性质。认为使用CPC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加入10%wt显影剂碘必乐的CPC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理想的填充材料。随后(2002年4月)又在国内率先应用二次消毒球囊行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共6例。试用锶羟磷灰石生物活性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30例。随访23例,其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8例、脊椎血管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各

5、项指标进行随访、观测、比较、分析。结果23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1例死亡,其余22例随访时间为6—18月(平均12.5月),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例疼痛基本消失,6例明显减轻;3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疼痛全部基本消失;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例疼痛明显减轻,1例缓解后又加重。X线显示骨水泥注射的椎体并无继续塌陷的征像。认为锶羟磷灰石生物活性骨水泥应用于经皮椎体成行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其它生物活性骨水泥如EH材料的探讨。探讨应用树脂-羟磷灰石(EH)复合材料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适当

6、配比比例及显影剂的使用。1、离体实验:按液(g)粉(g)比8:9、8:8、8:7配制成Ⅰ、Ⅱ、Ⅲ组,分别在粉剂中加入20%硫酸钡的配制成Ⅳ、Ⅴ、Ⅵ组;测量混合时的物料状态和发热温度;Ⅰ~Ⅴ组制成直径5mm,高20mm的圆柱体,行X-RAY摄片,观察显影性;Ⅰ、Ⅱ、Ⅳ、Ⅴ组圆柱体进行抗压强度测试。2、尸体实验:将骨质疏松椎体T8~L5做成压缩骨折模型,配比为8:8的对照组和加入20%硫酸钡的实验组进行配对实验,在37℃水浴中,注入骨水泥,测量椎体中心的温度(CT)和椎管后壁的温度(PT),并记录骨水泥

7、注入量;行X-RAY摄片,观察显影性;在力学材料机上测量两组椎体的强度及刚度,对比EH复合骨水泥加入造影剂前后恢复椎体强度和刚度的能力。结果1、离体实验:加入20%硫酸钡的EH材料粥样期适当延长,约60秒,温度降低,显影性良好,容易注射,机械强度较高。2、尸体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很好的恢复了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实验组显影性良好,PT不超过50℃。认为加入20%硫酸钡的液(g)粉(g)比为8:8的EH材料是用于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良好、有效的填充材料。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4例

8、28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对20例共24椎进行随访,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3例15椎,脊柱转移瘤4例6椎,椎体血管瘤1例1椎,创伤性非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例2椎。对手术病人行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同时比较手术前后各病椎的前缘,中线,后缘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均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每椎为45min;失血量平均每例约为20ml;1例患者(L3)单侧注射硫酸钙骨水泥3.5ml,其余椎体均注PMMA骨水泥,平均每侧注入3.15±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