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ID:2203883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_第1页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_第2页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_第3页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_第4页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作为对外宣传和交流的一种方式,其翻译也日渐重要。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究公示语的翻译,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公示语翻译文本进行分析,为公示语翻译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公示语翻译;适应性选择转换  简介:郭亭亭,山东科技大学2009级研究生。  []:H059[]:A  []:1002-2139(2011)-19-0139-01  1、引言  公示语又称为“标志语”,“标识语”,“标示公示语”,“标语”等,是指用于公共场所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一种

2、特殊应用文体[1]。国际化,现代化与信息化为公示语的翻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近年来,许多学者用交际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以及语用翻译理论探讨公示语的翻译。生态翻译学是新出现的翻译理论,是一种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翻译,提出生态翻译学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2、生态翻译学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翻译学就是将翻译置于生态学视角领域内进行研究。胡庚申首次提出了该理论,它是“一种生态学翻译的研究(anecologicalapproachtotranslation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

3、nslationstudiesfromanecologicalperspective)”[2]。  持生态翻译学观点的学者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3]。胡庚申认为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还要实施对译文的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对于翻译方法来说,可简单概括为“三维”,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

4、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在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胡庚申采用了不少公示语翻译例证,来阐释和印证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解释力。因此,这一理论对公示语的翻译是有指导意义的,下面我们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方面来看生态翻译学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3、生态翻译学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4]。评价公示语翻译的好坏时,要着重看译者是否多维度地适应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要看是否很好地做到了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换。  3.1语言维

5、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由于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公示语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包括原文,原语及译语系统等在内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是当公示语的句子较长时,更要调整句子结构。  来看一则例子:和谐号动车上的一公示牌,“请勿大声喧哗,以保持车厢安静”,译者将其翻译为:“Pleasedonotmakesuchnoise,andtokeepthetrainquiet”。从译文来看,译者没有把握好语言形式的转换。首先,此句有语法错误,“and”与“to”不可连用

6、,如果表示目的,可以不用“and”来连接;如果表并列,则要把“to”去掉;其次,公示语译文要求要简洁凝练、易于理解辨认,并要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信息传达最多的原文信息,而此译文语言繁琐累赘,在翻译时没有调整句子结构。因此,此公示语翻译并没有实现语言维的最佳适应性选择转换。  3.2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3]。公示语的翻译与文化息息相关,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如果翻译者不能透彻地理解文字里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不同的文化观念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冲突,从而给公示语的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

7、,译者在翻译时,要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考虑公示语后隐藏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内涵。  例如:一公交车上贴有“老弱病残专座”的公示语,被译为“reservedfortheold,infirm,sick,disabledandpregnant”。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没有把握好民族的心理差异。首先,西方国家很忌讳用“old”这个词称呼老年人,他们认为这个词代表老而无用;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old”不仅表示年龄大,还表示阅历丰富受人尊敬。如果把握好这个词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就不至于误译了。其次,“thedisable

8、d”一般用来指丧失能力的人,因此残疾人译为“thedisabled”是不合理的,是对残疾人的不尊重。另外,“theinf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