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ID:2208670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_第1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_第2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_第3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_第4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摘要:在物理教学中,除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之外还应十分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四化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直接思维;学生;教学  :G642:A  :1009-0118(2012)04-0041-01  一、直觉思维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直觉思维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思维水平达到超常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对客观现象的详细内容或所遇问题没有经过充分逻辑推理和系统论证而作出的一种迅速而“径直”猜度的认识活动。比如,当学生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有时却忽然灵机一动,豁然开朗,猜想出按什么途径或方法可能

2、将问题解决,这种思维活动便属直觉思维。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便会发现,物理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往往是发端于直觉思维的。1900年普朗克摒弃了经典物理学的观点,靠直觉思维的帮助,大胆地提出了“量子论”的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在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以前,利用光子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并预言了实验结果,这也应归功于直觉思维的效用;1934年汤川秀树完成了“介子学说”的论文,当时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证,而是靠直觉思维的导引而产生的一种“假想”。1937年他又预言了宇宙射线中的新粒子可能是介子,后来,这种直觉的假设才为实验所证实;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力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恒定律

3、,也是先有直觉结论而后为实验所证明的。因此,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中,“真正可贵的是直觉思维”。  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没有直觉思维,就没有假说和猜想,创造发明也就不复存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没有直觉思维,人就会表现出优柔寡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离不开直觉思维的,如有时表现为学生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突然“悟”出一个道理,有时表现为别出心裁地“应急”性回答,有时在脑海中出现一种新奇景象等等,均是直觉思维活跃的反映。从小热爱科技、勤于钻研的16岁的美国少年恩斯沃思·菲乐,在1922年收音机刚刚问世不久,他便在直觉思维活动中产生了“通过空中传送图像”的设想,经过多

4、年的刻苦努力和实验,他终于成为电视发明家。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呢?  二、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措施  (一)运用物理基础知识作为培养直觉思维的理论基础  直觉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具有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该学科的研究方法。所谓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和理论框架。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学生记忆、应用物理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有力杠杆,也

5、是发现问题、增强兴趣、探索发明的重要基础。因为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人类智慧活动的结晶,学生只有掌握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基本知识及其联系之后,才能使思维活动具有丰富的科学内容,才有可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直接而迅速地“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和联系,才能避免无根据的想入非非和胡猜乱想。例如,学生在学习“力的合成”内容中,由于比较深入地理解了等效电阻和合力的概念,也掌握了等效代替和化简的方法,到了学习电容时,就有可能直觉地想到电容的等效代替和化简。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相关学科的书籍,以求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的知识越丰富,思维才能越

6、灵活,“直觉猜中”自然奥秘的几率也就越大。  (二)了解前人的创造过程及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出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明和创造来自探索,探索又发源于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又以科学的自信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多是以教材的逻辑展开为线索而进行讲授的,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但是,若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信心来看,就显得十分不够。因此,教师应当把知识系统与该学科的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介绍该学科及其原理究竟是如何产生和演进的,使学生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把学生带进科学家的思维情境和发明创造的氛

7、围之中,去感受前人的发现过程和情绪体验,这样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受激”状态,打破科学发明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跃跃欲试的探索精神。  (三)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实验、列举事例或引用已有知识,把有待解决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教师要允许学生猜想各种问题,并进行热情鼓励和赞扬,使学生感到猜想的价值。合理性和教师的期望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