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ID:22088581

大小:1.6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2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的历史分期前770年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春秋战国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1.农业:2.手工业:3.商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2、、金属货币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周天子地位的变化: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二、王室衰微郑庄公雕像郑国国君郑庄公(前757~前701年)对周桓王(姬林周平王之孙)傲慢无理,周桓王亲率军队讨伐郑国,结果被打得溃不成军,周桓王的肩膀也中了一箭。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慢慢仅存有天子的虚名

3、。在王权衰落的同时,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互相连年征战。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所绘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曹沫挟持齐桓公,要求他归还鲁国国土的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情况。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三、诸侯争霸1.背景:2.经过:3.结果: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进行征战。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不断兼并和扩张;民族融合。齐桓公越王勾践吴王

4、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春秋霸主三、诸侯争霸齐桓公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春秋首霸——齐桓公三、诸侯争霸齐桓公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政治)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军事)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外交)三、诸侯争霸1.重耳流亡2.楚成王的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

5、.晋文公终成霸主城濮之战措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文公争霸三、诸侯争霸动脑筋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2、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积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消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三、诸侯争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