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

ID:2208941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_第1页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_第2页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_第3页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_第4页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金门、琉球的闽南“风狮爷”文化情缘:风狮爷原是闽南沿海民众为防风、固沙而独创的辟邪镇煞物,并崇奉于闽南文化圈,这一现象在厦门、金门、琉球三岛尤为明显。该物常设立于建物的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用来替人、家宅、村落避邪镇煞。其造型推测是由庙宇门口的石狮形象演变而来的,特点是狮面人身、周身彩绘,呈直立状,或威武或俏皮,与北方石狮守门户、保平安不同,风狮爷是镇煞、镇风沙的神兽,寄托了世代闽南沿海人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厦门;金门;琉球;风狮爷:G229:A:16721101(2017)03003703Abstract:Shisa,createdasasymboli

2、cmattertoen,KinmenandRyukyu.Itisoftensetuponbuildingsroof,doororVillagetoatedthattheimageofShisastonelionsstandinginfrontofthegateofthetemple,characterizedbyahumansbodybodytheythicalanimaltosuppressevilsandstorms,en;Kinmen;Ryukyu;Shisa厦门、金门、琉球虽然分别由大陆、台湾、日本管辖,但三地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现象,其中就包括辟邪镇煞物闽南风狮爷。在一些闽南文化圈

3、的地区,你时常会看到一尊尊石狮雕像,其伫立于建物的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这一现象在厦门、金门、琉球三岛尤为明显。风狮爷体型或高大威武,或娇小精致,周身上下涂滿彩绘,且像古代武将背后插着披风令旗,表情十分俏皮可爱。几百年来这些闽南神兽引来多少信众的顶礼膜拜,且有享不尽的香火供奉。连横的《台湾通史》记载:屋之上或立土偶,骑马弯弓,状甚威猛,是为蚩尤,谓可厌胜[1]。这个厌胜就是厌胜物,也就是避邪之物风狮爷,传说其造型是由庙门的石狮子演变而来。狮子是百兽之王,闽南沿海的民众自然将狮子的神威与当地人文环境结合,并赋予其具有防风、固沙、祛邪、避灾、祈福的神力。一、三地风狮爷缘起闽南沿海风季长达

4、九个月且多台风,厦金两岛原本植被茂盛,地方志就有关于厦门的五通林区,金门的鹊山、太武山林区的记载。但自元代两岛盐业兴起,林木大量砍伐,加之明代倭寇纵火烧林。种种因素致使两岛植被遭受破坏,风害更加严重,当地居民生活甚为艰苦。为了防止风害以求安居,乃在村落路口处,竖立风狮爷用以镇风制煞。而琉球风狮爷是14世纪由闽南一带的移民带去的。在闽南风狮爷又称风狮、石狮爷、石狮公,琉球称シーサー,是闽南发音的狮子而来[2]。如今风狮爷已经是厦、金、琉球三地独特的人文景观。有人也许会发现风狮爷一词,风与狮似乎毫不相关且被结合在一起,而为何又尊称其为爷呢?这就要从自然崇拜说起。首先,古代人通常对大自然那些不

5、可抗拒的现象加以崇拜。闽南沿海居民正是常年受风沙之害,促使他们去观察风、认识风,进而崇拜风,其实在古代中国其他地方也产生了多种风神形象。如所谓风鸟、风姨、孟婆、风伯等。再有,狮子自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由于形象高大威武加之佛教的推崇,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威严的神兽,具有了辟邪的神力。闽南人这就把风神与狮子两者联系起来塑造成风狮爷的形象。此外,厦门方言狮与师同音,故风狮等同于风师,于是风狮也就有风师一样的神力。至于风狮爷为何称爷,则是闽南方言中对顶礼膜拜之对象,常冠以爷、公、妈、嬷之后缀以示敬重,由此可见把风狮尊称为风狮爷就不足为怪。二、厦门的闽南风狮爷在厦门,几百年来有不少风狮爷散落在大街小

6、巷。当你悠闲地走在厦门老市区的里弄巷口,时常可以看到路旁、深巷处、墙根下或井边安放着石狮子,狮身一般都嵌入墙壁只露头部和胸部,雕工也较简单、粗糙。但也有制作较为精致的风狮爷,它们大多都会被安放于神龛并罩上玻璃箱以被供奉。在厦门的闽南风狮爷大多采取直立姿态,这应该是我国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石狮吧!在厦门曾厝垵现存多尊风狮爷。该村安福宫门口的风狮爷,体态强健呈直立状,前些年有文博专家认为系元代闽南石雕,如果可以证实的话那应该是厦门本岛最早的风狮爷。厦门人通常把风狮爷尊称为石敢当、右圣王等。在洪本部路中段处靠海边的福寿宫,有一石狮长宽不过40公分,线条古拙,但不失其雄健。雕像两旁写有对联石敢当无

7、量是佛,狮为神有求必应。从中可以看出撰联者已指出风狮爷就是石敢当。另有由风狮爷而得名的街巷,诚如海后路与石浔路之间就有条右圣王巷,全因该巷深处原先供奉一尊右圣王的石狮。在厦门岛东部的五通湾南侧何厝,距离厦门市区约27公里。有资料显示,何厝现存约10尊风狮爷。该社区的高林路53号,原是黄姓家的一座老宅,后来部分翻修过。现在房子后侧石墙根下,还可看到镶嵌一尊石刻风狮爷。户主黄老先生说该石狮是清末镶上去的,当时其曾祖父从南洋回来盖大厝,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