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ID:22100519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_第1页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_第2页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_第3页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_第4页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通过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希望能够推动法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创新,能为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和实施法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供可行性依据和合法性依据,能有效的推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最终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一、明确我国当前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构建一个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目标,并通过这种培养目标来确定法学教育的层次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1](一)对于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定位不同,主要有1、职业教育的定位。其

2、主张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或者说中学后的第一次法学学位获得阶段的法学教育应该立足于职业教育。[2]2、法学基础教育的定位。其认为应将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三项内容作为我国法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3]3、基础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其主张应该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基础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位置上。[4]4、定位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例如有学者认为新世纪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识背景,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崇尚法律,恪守职业道德的精神品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属于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和治国人才。[5]对比

3、分析以上几种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我们认为:将本科定位法学职业教育可以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很好的衔接起来,使得法学教育培养目的更加明确,也可以为法律职业化、法律人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但在我国现行法学教育体系结构下,进行本科法学职业教育存在以下条件的欠缺:其一,法律职业者需要相当的社会经验与知识技能的积淀。其二,由于我国法学生的“年幼化”,因而在职业选择上还不成熟、清晰、明确。其三,法学生数量激增以及由此带来的较大就业压力和进入法律及相关职业存在的客观的准入难度等。将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为法学基础教育,很好的强调了法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知道法学基础教育是任何本科法学

4、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这一定位是将教学内容提升为教学目标,有混淆概念之嫌。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也不同意基础和职业教育的结合的目标定位的说法。(二)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纵观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尽管各专家学者意见不同,众说纷纭,但蕴涵了一个一致的观点,即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是非单一性的。王保树教授早年撰文指出我国十分需要大批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科技,人文,社科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因而,笔者认为,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接受国民一般高等教育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学基本理论素养,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具备法

5、律实践基本技能的初级法律人才,此外还能够在法学专业之外掌握一至两门的他学科他专业知识的拥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高素质人才。二、对传统复合性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完善(一)我国本科阶段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概述1、双学位的教学培养模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各大学允许各专业的本科生选择一门本专业外的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通过考试获取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即拿到第二学位。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法学第二学位教育就是以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6]法学双学位应该包括法律专业的选择他专业的双学位,以及他专业选择法学作为二专业的双学位,但就

6、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我们还是就法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它专业作为二学位的情形加以探讨。2、辅修制教学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另外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7]3、选修课制教学培养模式。选修课制即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该模式是各大高校广泛采用,且学生受益最大的培养模式。(二)各复合型法学教学培养模式之不足及对选修课制的完善我国的法学二学位培养存在着的问题有:学制太短;二学位在就业市场上不具有权威性和竞争力;二学位学生一般只是对他专业基本课程的学习,对其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则欠缺,可以说法学二学位学

7、生接受的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跨学科教育;学校和学生所付出的教育成本颇高。就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言,选修课制所存在的问题有:选修课程整体所占的学分比重偏低,课程开设的广度不够,教学管理松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到堂率低,考核不严格等等。所以应大力发展和完善选课制,提高选修课的学分比重,严格教学管理,作好学生上课的考勤,对不到堂上课的学生应当加以严厉处理;改革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不允许只是简单的论文形式的考核,禁止抄袭,规范学术。三、为培养复合性法律人才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对于人才的培养,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无疑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必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