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

ID:22115625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_第1页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_第2页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_第3页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_第4页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大篆书法风格赏析  “上古之民,结绳以记事”。先民们最早采用结绳符号帮助记事和记忆,这是中国文字从早期有意识的利用自然方式到刻符,最终演化成有形象、有意味的符号文字的序曲。“后之圣人,移之以书契”,文字的真正诞生是在黄帝时候的事了,“仓颉造字”是对中国文字产生的比较公认的最早说法。从“结绳”到“书契”的进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汉字真正成熟,有实物可考,确凿可靠的,则是殷商和西周的“甲骨文”与钟鼎文。  人类开始造字之时,是在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有了深刻的观察,而后才“依类象形”的。在长期日常深刻的观察中,体现出先民们的审

2、美意念和情致,所以“博采自然物像之众美,合而为字”。在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甲骨、钟鼎、陶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文字不论笔画、结体,还是在书法艺术中所谓的情趣,均已达到了相当成熟和完美的境界。  先秦,一般而言,是指从新时期时代晚期到秦统一六国,具有中华早期文化特征的文明发展阶段。经历了华夏民族早期的民族融合和国家创建。文字作为文化的表征,在这个阶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因为文字的创造,作为文明的标志,也记录了灿烂的历史。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字迹,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广义上统称大篆。    一、甲骨文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

3、和兽骨上的文字,上个世纪早期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是商王朝的故都。甲骨文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也为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样式提供了实物材料。甲骨文所刻的内容大多是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所以又叫“卜辞”。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甲骨文已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已是一种形成体系的古文字,具备汉字点画结构的均衡,对称、稳定的特点,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形式上的特点。甲骨文的书法来看,在结构、笔法上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和其他书体一样,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雄浑、朴拙、秀丽、工整不同的表现。尽管如此,在众多甲骨文作品的研究中,归

4、结起来,我们不难发现,瘦劲单纯和朴拙宽肥是甲骨文的两种典型表现样式。这源于甲骨文刻制时的刀法,单刀锲刻和双刀锲刻似乎是形成这两种风格的主要原因。《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图1)即以瘦劲为特征,锲刻为典型单刀,多方折笔,显得瘦劲挺拔。《宰丰骨刻辞》(图2)则类双刀锲刻,以圆笔居多,字体具有肥壮雄浑的特征。甲骨文的布局,在章法上,大都疏落错综,也有的谨密严整,但整体上都给人单纯的朴拙感,具有质朴之风,体现出清新高古的自然美。    二、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是铸在或刻在青铜钟鼎彝器上的铭文,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比较成熟的书体,

5、流行于商周时期,以西周金文成就为高。商代金文和甲骨文相近,但自成体系,比甲骨文更加成熟地表现了原始文字的象形特征。由于青铜礼器在商代有特殊的地位,是礼乐文化和权力的象征。在纹饰装饰方面,也多神秘、诡异,具有恐怖的气氛。商代后期,青铜工艺达到高峰,浇铸工艺繁复,过程比较复杂。通常在器物上,以紧缛的纹饰为主,铭文较少,有的只刻铸器物主人的名姓。西周初期,青铜工艺继承了商代的遗风,但铭文逐渐增多,渐趋规整,匀齐,有着从笔画瘦健纤细向朴茂凝重、壮美厚实发展的轨迹。西周中期,随着青铜器体量向重大、纹饰向简约方向的发展,青铜器的装饰铭文也变为

6、典雅平和,且字数更多,出现了长篇的文章。中后期,铭文几乎成了主要的装饰。字体更加成熟,字形结构愈加稳定,出现了如《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旧书法的代表作品。  从清代中晚期,陆续出土,以及考古发掘所得大量青铜器物中,青铜器装饰铭文的金文书法,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大体按时代顺序,不同时期的金文书法也会流行不同的风格。  西周早期,青铜纹饰仍然有着繁缛、威严、神秘的气氛,但又向庄重华美的风格转化。这一变化,也影响着金文书法的演变。以《大盂鼎》(图3)《何尊》为代表的西周早期金文,保留了商代金文的某些特征,朴茂沉雄、瑰丽凝重。艺术风格整

7、体呈现出繘奇峥嵘、凝练肃穆的的美。  《大盂鼎》为现存西周早期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自清代道光年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后,《大盂鼎》的铭文,一直是研究金文书法的重要作品。其书法体势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整齐,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大盂鼎》的整篇布局具有整齐严阵的特色,横有格,行有列,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几乎均等,体现出整齐庄严的序列。这源于创创作时的心态,神圣肃穆的创作状态,决定了创作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西周中期,青铜器物开始摆脱晚商、周初的繁缛,向简洁大气、庄重典雅的方向发展,

8、器物上铭刻的金文书法,也摆脱了周初的瑰异凝重而趋于典雅平和。以《颂鼎》(图4)《大克鼎》《墙盘》上寓刻的金文文字为代表。  《颂鼎》共有三个鼎,还有同名日“颂”的簋五件、壶两件。《颂鼎》铭文是西周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的作品,被后世学习大篆书法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