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ID:2211728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效益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课堂上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主动地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小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传统做法,还有一席之地,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直接抑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必须树立以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新观念

2、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G623.5【】B【】1001-4128(2011)02-0135-01    1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能让孩子的求知兴趣保持稳定和持久,谁就能教育孩子成材。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产生求知欲望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人们对自已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升腾起百般的热情,乃至全身心地投人,全方位地探索。因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诸如,数学故事、情境的创设、直观教具的演示与操作、动

3、态与静态的相互配合、练习设汁的坡度和变式、有趣游戏的组织与开展,教师情感的投入,教学民主性的体现,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副副催化剂。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上课时,教师出示小三角形“一红二白”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接着老师告诉学生:你们只要问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三角形,老师就能马上回答出来,当学生的提问一出口,老师也随即脱口而出并迅速地写在黑板上,结果经检验老师所回答的问题都对了。学生以为老师这么厉害,激

4、起求欲情感,这时,教师应紧接着说明:不是老师那么了得,而是老师已掌握了这一知识的缘故,如果同学们在这节课认真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后,也会变成这么厉害的。②当这节课即将结束时,师生可以换个位置来做上面游戏,由老师问学生猜。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始终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乐趣中学会、学懂这种新知识。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就能自主地学习新知识,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又如,在教学“通分”这部分教材时,一开始可以先安排准备练习:比较右边各组分数的大小。和、和、和,比较第一、二两组分数大小的方法

5、学生已经掌握,能准确判断。第三组分数的分母、分子都不相同,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缺乏依据,出现了思维“短路”现象,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发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比较和的大小,从而激起学生学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对新知识的探索也就产生了兴趣。  2加强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布鲁纳认为: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知识。而操作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也有研究表明: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金桥”。数学的一大特点是内容抽象性,而儿童认

6、识知识的规律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训练,正是根据这种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生学具操作,通过眼、手、口、脑多种感官,直接参与认识知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形成,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使用学具操作。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拼、摆、折、画、剪等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锐角、直角、钝角),当提出:如果是一块较大面积的三角

7、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简便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发悬念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悟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①让学生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由学生拼、摆成己经学过求面积的图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②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结合刚才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进行对比并提问,条件与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学生根据这些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发现,最后总结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引发联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8、  联想是思维的火花,也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把事物之间的联系串成线,为开拓学生思维提供“原料”积累思维信息量,更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驾驭所学知识,不断打开思路,培养创造思维。小学生只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就能展开联想的翅膀,在数学科学里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灵活引导,加强学生联想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就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