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

ID:22150406

大小:164.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27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_第1页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_第2页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_第3页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_第4页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小于259d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1.外观特点:体重、身长均明显小于足月儿,皮下脂肪少,肌肉少;头相对较大,囟门宽大,颅缝宽,头发短而绒,皮肤鲜红薄嫩、水肿发亮,胎毛多,趾(指)甲短软。2.生理特点:呼吸快而浅,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哭声很弱,常见青紫,易发生肺不张、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体温不升;吸吮、吞咽功能差,容易发生呕吐,导致误吸;消化吸收功能差,易

2、发生腹胀、腹泻;神经系统的各种反射均不敏感,常处于嗜睡状态;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评估要点】1.一般情况:了解患儿的胎次、胎龄、母亲孕期健康状况、胎儿发育情况及家族史等。2.专科情况:评估患儿的体重、外观特征是否符合胎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神经系统反应、各系统功能状况。3.了解辅助检查如脑CT、肺部x线及化验室检查结果有无异常。4.评估家长对患儿目前状况的心理承受能力、对预后的了解程度、治疗的态度、经济状况。【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异常:与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储备不足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

3、需要量:与吸吮能力差、摄入不足及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有关。3.有潜在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4.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护理措施】421.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0C,相对湿度55%~65%。生后即放置在暖箱中。戴绒布帽,集中护理,各项检查、治疗尽量在暖箱内进行,以减少失热。体温低或不稳定的婴儿不宜沐浴。2.保持舒适体位: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可采取以下体位。(1)促进屈曲体位: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鸟巢式

4、卧具,使其脚能触及衣物,手能触及毛巾、床单,有安全感;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头、手互动。2)头颅塑形:使用水枕,可避免早产儿双侧头部平坦,以免因头部平坦造成持久的体格及心理社会适应困难。(3)俯卧位:有资料报道,俯卧位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和周期性呼吸,改善早产儿潮气量及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对于改善早产儿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但须注意俯卧位时容易将口鼻俯于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应密切观察。3.喂养:早产儿可用母乳或乳库奶喂养,必要时使用适合早产儿的配方乳。开始先试喂2

5、次10%葡萄糖液,每次3~5m1,再喂稀释奶逐渐到配方奶直至达到每日需要热量。喂奶切忌过速,以免发生胃食管反流致误吸;喂奶后不要立即更换尿布以防止体位变动发生呕吐。保持半侧卧位或平卧、俯卧,头转向一侧,每4h翻身、转换体位1次。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或鼻肠管喂养,每次进食前应抽吸胃内容物,如残留奶量大于前次喂奶量1/3以上则减量或暂停1次,必要时给予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4.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低下,应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禁非专室人员的进人,工作人员患感冒时不能接触早产儿。暖

6、箱要彻底清洁消毒后才能使用,使用期间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使用7d后要更换暖箱。暖箱内的湿化器、氧气湿化瓶的水要每日更换,空气过滤网内的海绵要定期清洗,头罩、吸氧管及与早产儿接触的各种管道、仪器要定期消毒。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要严格洗手,以免发生42交叉感染。奶具严格消毒,1人1奶瓶1奶嘴。每日行脐部、口腔护理2次。5.保证有效呼吸:注意呼吸的节律和次数,如有发绀、气促、呼吸暂停及时给氧。通过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或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吸氧浓度,Sa0285%以下给氧浓度30%一40%,浓度不可过高,以免发

7、生氧中毒。维持氧饱和度85%一95%,勿超过95%。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弹足底、托背,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震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如果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经处理自主呼吸不易恢复,及时给予人工气囊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注意有无呼吸时呻吟、呼吸窘迫发生。6.减少外界环境的刺激:护理人员应尽力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安静幽暗环境。说话轻柔,走动轻柔,监护仪及电话声音设定于最小音量,及时回应监护仪的报警;不要用力碰关暖箱门,避免敲击暖箱等。降低室内光线,暖箱上使用遮光罩24h内至少应保证lh的昏暗照明,以保证婴

8、儿的睡眠。【应急措施】1.持续低体温:在合理的环境温度和充分的保温条件下体温仍然不升,提示患儿病情严重,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协助查找原因,是否存在循环衰竭的可能,及时应用改善循环的药物。2.呼吸困难或停止:如发现患儿面部及全身青紫或苍白,立即加大氧流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出现呼吸停止时立即给予强刺激或人工呼吸,呼吸不能恢复或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迅速采取气囊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3.发生呕吐误吸: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用吸痰器吸出误吸的奶液。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