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ID:2215241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_第1页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_第2页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_第3页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_第4页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宗教文化比较一、人与佛和神与人对比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所以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宗教伦理的道德关系层面看,以人为本的佛教文化,相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者说众生即佛。人和佛的关系体现为:佛即是人,人即是佛;佛是觉悟的人,人是不悟的佛。由此看来,人与佛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经典中如此论述比比皆是:“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众生与佛性这种“相即”的关系表明,一切众生都有了成佛的可能性,即众生不离佛,佛不离众生,众生就是佛

2、,佛就是众生,因为佛和众生都具有佛性。正是以这种众生平等的佛性(或亦可称之人性)为出发点,佛教强调以慈悲为怀,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所谓慈悲为怀,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众生于苦难,合在一起,就是说要救度众生。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以其慈悲胸怀关爱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并赋予了人以崇高的使命,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人既是解脱的主体,又是解脱的对象。基督教正如圣经所启示的,却是一个彻底的神本主义信仰。首先,圣经宣告,神是独一的真神。他虽然祝福人类,拯救人类;但是,神从来不是为

3、了人类而存在,神从来只为他自己的荣耀而存在。人的存在与否,人的好坏与否,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神的荣耀,相反,人是为神的荣耀而存在的,没有神,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人所能行最大的善,就是荣耀神。没有错,神爱世人,但从来不是因为世人可爱,不是因为神不爱世人不行(“不爱我,他还能爱谁呢?”之类)。神爱世人,乃是因为爱是神的本质,他是因为自己而爱世人,拯救世人,“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圣经也宣告,人不能选择神,从来都只有神选择人,而且神的选择,人不能抗拒,因为神是宇宙的主宰,是当然的主人

4、,我们只是他的造物。在这中间,所体现的是神绝对的主权。“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中西宗教这方面的差异,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中国宗教受儒家性善论的影响,基本上对人性持肯定的看法。肯定众人皆“好善恶恶”,在伦理生活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即“人皆可为圣贤”。相反

5、,基督教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的看法,认为人有原罪。所以基督教的人性论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不完满,人的内在的邪恶的倾向。这种差异也对佛、基督分别产生深远影响,佛教表面是多神教,实质是无神论。佛教不崇拜任何偶像神,明心见性,自觉觉人,“大道由心证,菩提自悟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祖在我心中”。而基督教是一神教,敬拜三位一体的“神”,“除我之外,你不能信仰别的神”,“上帝与我同在”人只有通过上帝认识自己。二、自救和他救对比前文所述佛教的人佛相生,基督教的人神相离,同样也是两宗

6、教信教方式差异的原因所在。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被业力所驱使,被烦恼所系缚,被无常所逼迫,深陷于三界六道之中难以得出,获得解脱。人生为什么在烦恼痛苦中不得解脱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有“我”,对自我的执著是一切烦恼和苦难的根源。佛教历来强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了就是佛。佛教强调自力解脱,纯靠他力是不可能得救的,犹如自己有病,却靠他人服药而使自己病愈一样。众生之烦恼业报,一切苦果都源于自心之无明,要想达到根本解脱,必须从自我身心的治疗上下功夫,一切现象都是众生自身业力所引起的幻象。苦难也是这样,不是佛强加到人身上

7、的,苦难的枷锁来自于自我的执著,自己不停地给自己套上枷锁,外力无法强行摘除。外力的作用是教育引导当事人觉悟,自除枷锁,即得解脱。所以佛教有一套教人苦修、压抑一切罪恶的欲望,及坚苦的自我克制、自我训练的信仰系统。而圣经,却告诉我们:人皆罪人,且无力自救,非靠耶稣基督的“替罪代死”之功劳,人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上帝为人类所定的标准。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对神的信仰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神爱世人,神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道成肉身,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世人赎罪。信神、信耶稣、信原罪是基督徒进人天堂的必备信念。人是神创造

8、的,世界上的一切也是神安排的。人之得救与否在于神的预定和恩典,而人本身对此是无能为力的,神拣选谁,谁才能得救。我们既被定罪,死亡,而毁灭了,因此必须在基督里寻求公义,拯救和生命;上帝把救赎主的职责交给耶稣,为的是叫他做我们的救主。“耶稣的名不但是光明,而且是食粮;它也是油,一切灵魂的食粮没有了油就枯燥无味;它也是盐,若没有盐调味,摆在我们前面的也必都淡然寡味;最后,它是口中的蜜,耳边的乐,是心里的欢娱,灵魂的药石;任何谈论若不提他的名,就没有光彩了”。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