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ID:22232185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中学教师发表论文-->新课程的教材因地制宜有不同的版本,我校高一用的是人教版的《必修1》和《必修2》,我们虽然假期都参加了培训,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概念理论这部分知识比原来简单了,模块的要求降低了;元素及化合物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了,知识体系变了,原来按族学习,现在是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类别来学;同时知识的深广度变了,重难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教材怎么用?知识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是一步到位,还是浅尝辄止?这都是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如果各自为阵,闭门造车的话,很难把握好教的尺度,因此我们学校同年级同学

2、科的老师制定了合作备课制度,经常沟通交流信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出练习题,统一单元测验,统一答案标准,还经常一起去外校听新课程的优质课,课后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互相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教研合作氛围,在《必修1》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备课组三人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的实际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二、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教育研究----中学教师发表论文-->新课程的教材因地制宜有不同的版本,我校高一用的是人教版的《必修1》和《必修2》,我们虽然假期都参加了培训,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概念理论这部分知识比原

3、来简单了,模块的要求降低了;元素及化合物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了,知识体系变了,原来按族学习,现在是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类别来学;同时知识的深广度变了,重难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教材怎么用?知识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是一步到位,还是浅尝辄止?这都是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如果各自为阵,闭门造车的话,很难把握好教的尺度,因此我们学校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制定了合作备课制度,经常沟通交流信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出练习题,统一单元测验,统一答案标准,还经常一起去外校听新课程的优质课,课后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互相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教研合作氛围,在《必修1》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备

4、课组三人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的实际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二、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质量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以往我们学校有这样的现象:早自习或午自习,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你抢我夺,文科老师想去默写字、词、句,理科老师想去讲解习题,各科老师都说自己的学科如何重要,教学内容如何多,时间如何不够用。而每逢周末,各科老师都怕学生不温习本学科的知识,因此科科都有一大堆作业,而周一来检查时各科作业都出现了抄袭或没完成的情况,为什么呢?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让所有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兼顾的时候,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只有选择

5、数量,应付交差;悟性较慢的学生只能选择质量,把会做的做出来了,不会的等着老师讲。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科老师都抓得很紧,而班级的整体成绩并没有太大的提高。新课程仍然是追求教学质量的,在我校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不超时,不加课。同时加强了年级组的交流,年级组的教师经常坐下来一起讨论本年级的一些情况以及应对措施,比如年级组专门就自习课和作业量的问题达成共识:早自习给各科均衡分配,午自习尽量不占用,留给学生消化吸收,同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之间也要合作交流,不仅在布置作业方面互相沟通,而且分层次教学,挖掘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发展,针对本班级的一部分

6、学习困难的学生研究应对策略,改进教育方法,实现了学科之间均衡发展,整个年级的成绩一直是稳中有升,同时也让学生的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三、教师与教研活动之间的合作“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随已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如是说。在新课程的教研活动中,我对此说法有了很深的体会。以往的教研活动是一个模式,台上讲,台下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研活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我们在07年7月暑假和08年1月寒假参加北京市新课程培训时,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的新颖,有专家对理论的讲

7、解,有编书者对教材的解析,有站在课改前沿的教师的经验介绍,还有优质课例展示,但是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因为在教学设计中,我是一个参与者,有明确的任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与同组人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经常交流,互通有无,在全组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让我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合作的力量。在此后,西城区教研活动,也处处体现了教师的参与和合作,比如,一节区公开课后,任何听课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大家热烈的讨论,甚至有意犹未尽的老师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