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ID:2226418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与分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前言多年来,我国在白芷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并己发现白的活性成分香豆素与其分泌组织可能密切相关,但尚需从结构植物学、组织化学的角度,进行植物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阐释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生物机制奠定扎实的植物解剖学基础;同时,作为基础研究,其结果对深入推进白芷药材的鉴定、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技术等相关研究,获得原始创新均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研究,弄清与白活性成分香豆素密切相关的分泌组织及其具体关系,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其发育规律,

2、揭示白庄香豆素类成分的合成部位及运输、机制,明确其结构发育的影响因素,从而采取适宜的栽培措施去调控其结构发育,对生产优质高产的白芷药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揭示白芷活性成分香豆素与其分泌组织的关系,为进一步找出优良品种的结构特征,从植物组织和细胞水平开展白良种选育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一章白芷不同营养器官分泌组织结构及分布的比较解剖学研究1仪器与试药白芷新鲜材料于10年6月取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白芷种质资源圃,经鉴定为伞形科植物杭白]!dahurica(Fisch.exHoffin.)Benth.etYio

3、dkS.p;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凭证标本存放于CDCM。根取自2年生植株的上部(根头下2cm处)、中部(根芷中部上下2cm)、下部(距根尖4cm处);莲取自3年生植株的中下部;叶取成熟基生叶,叶片取顶生小叶片含中脉的中央部位(取材面积5mmX5mm),叶柄和叶銷均取中部(取材长度5mm)。甘油、95%乙醇、冰醋酸、38%甲酸、水合氯醛F.A.A.固定液的配制:70%乙醇:冰醋酸:38%甲酸(90:5:5)稀甘油的配制:取甘油、50%醋酸和水各等份,混合,即得。间苯三酌试液的配制:取间

4、苯三酷加90%乙醇5rnl溶解后,加甘油5ml,摇匆,即得。2实验方法横切面观:营养器官根、莲、叶中的分泌组织均呈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腔,其周围分泌细胞(上皮细胞)完整,略扁,排列紧密(图1-1)。根横切面观:具有双子叶植物根的白芷常构造,从外向内为木栓层、栓内层、初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分泌组织分布于栓内层和朝皮部,且以軔皮部分布较密集,多径向放射状排列。栓内层分泌组织:横切面观呈长椭圆形的腔,直径由7-13个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细胞多呈长椭圆形,长为30-100,纵切面观亦为椭圆形的腔(图1-4),为分泌腔。韦刃皮部分泌组

5、织:外侧的较大,向内逐渐变小,且分布较密集,多径向放射状“排列。横切面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腔(图1-5),由6-11个直径为8-25nm的椭圆形上皮细胞组成;纵切面观为长形的管道(图1-6),为分泌道。第三章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研究.....331仪器与试药.......332实验方法......34第四章白芷根分泌道密度系数与欧前胡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491仪器与试药........502实验方法............50结语.........55第四章白芷根分泌道密度系数与欧前胡素含量的关系

6、研究1仪器与试药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研究表明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仅分布在根的分泌组织中,即栓内层的分泌腔和軔皮部的分泌道内。而约占整个横切面1/2韦刃皮部中密集分布的分泌道为白芷根中分泌组织的主体,具有代表性。钟世红等[22]发现根条细小的白三等品其初皮部在根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分泌组织分布较多,其香豆素含量也较高。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白芷根朝皮部分泌道的密度系数与欧前胡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进一步探索白分泌组织与香豆素类成分两者间是否存在量化关系,为下一步以分泌组织为检测指标,建立白芷药材质量检测直观、快捷、科学的

7、新方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研究表明白芷香豆素类成分仅分布在根的分泌组织中,即栓内层的分泌腔和軔皮部的分泌道内。而约占整个横切面1/2韦刃皮部中密集分布的分泌道为白芷根中分泌组织的主体,具有代表性。钟世红等[22]发现根条细小的白三等品其初皮部在根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分泌组织分布较多,其香豆素含量也较高。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白芷根朝皮部分泌道的密度系数与欧前胡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进一步探索白分泌组织与香豆素类成分两者间是否存在量化关系,为下一步以分泌组织为检测指标,建立白芷药材质量检测直观、快捷、

8、科学的新方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实验方法运用植物解剖学常规方法,石蜡切片法辅助徒手切片法,将己固定好的白花根材料制作成横切面以备显微观察、测量及摄影;以白根头部顶端为测量点,测量白芷根横断面半径及皮部半径,计算皮部占整个横断面的比例。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运用显微测量技术,分别对不同样品的白花根軔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