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ID:22287508

大小:2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天然药物化学_第1页
天然药物化学_第2页
天然药物化学_第3页
天然药物化学_第4页
天然药物化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一、二次代谢的生物合成途径(1)醋酸—丙二酸途径,合成脂肪酸类、酚类、蒽酮、蒽醌类(2)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合成萜类、甾体类(3)桂皮酸—莽草酸途径,合成木脂素类、黄酮类(4)氨基酸途径,合成生物碱类(5)复合途径主要有:①醋酸-丙二酸-莽草酸途径;②醋酸-丙二酸—甲羟戊酸途径;③氨基酸—甲羟戊酸途径;④氨基酸—醋酸-丙二酸途径;⑤氨基酸—莽草酸途径。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1、溶剂提取法(1)原理: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

2、来的方法(2)溶剂的选择:相似相溶,沸点较低容易回收,环保(3)常用溶剂的性质: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4)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5)溶剂法分类: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超临界流体SF: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状态时,成为单一相态,将此单一相态称:2、水蒸气蒸馏法:必要条件:挥发性、遇热稳定、水中溶解度小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3、升华法:适用于具有升华性质的重要成分三、中草药有效成

3、分的分离与精制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结晶及重结晶、酸碱法、沉淀法2、根据物质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原理: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3、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吸附层析的种类:物理吸附(常见)、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物理吸附①基本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②基本特点:无选择性、可逆吸附、快速③物理吸附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循环往复④基本要素:吸附剂、被分离物质、溶剂⑤极性吸附剂的特点:A、对极性物质有较强亲和能力,极性强的溶质将被优先吸附。B、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质将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性能随之减弱。C、溶质

4、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A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B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吸附柱色谱法(柱层析cc)聚酰胺吸附色谱法A、属于氢键吸附,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均可适用,但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聚酰胺的吸附能力在水中最强(形成氢键能力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性溶剂中最弱(碱竞争性夺取被分离物质的酸性基团,使难以与聚酰胺

5、形成氢键)。因而洗脱能力碱性溶剂最强,有机溶剂次之,水最弱。B、在含水溶剂中聚酰胺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大致有以下规律: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b、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c、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⑾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膜分离法①凝胶层析A、原理:分子筛作用(主要)和吸附作用:大分子不能渗入凝胶颗粒内部,故在科里间隙移动,并随溶剂一起从柱底先行流出,小分子因可自由渗入并扩散到凝胶科里内部,故通过柱色

6、谱时阻力增大、流速变缓,将较晚流出B、常用凝胶的种类及性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只适于在水中应用。SephadexLH-20即能在水中也能在有机溶剂中以及水组成的混合溶剂②膜分离技术中应用。5、根据物质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常用方法电泳技术离子交换法原理: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酸性、碱性及两性基团分子在水中多呈解离状态而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基团发生交换被吸附。四、结构研究方法(一)、紫外光谱(UV)1、测定范围:波数200~400nm之间,2、作用:提供基本骨架信息;样品中杂质的测定;定量分析3、特点:液态样品才能测定;常规紫外光谱仪价格低廉;样品用量少(只需5-1

7、0g)(二)、红外光谱(IR)1、测定范围:波数600~4000cm-1之间,其1600cm-1以上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区,1000-500cm500cm-1为指纹区。2、作用:主要用于定性分析,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等。3、特点:任何气态、液态、固态样品均可测定;每种化合物都有红外吸收;常规红外光谱仪价格低廉;样品用量少(只需5-10g)(三)、氢核磁共振(1H-NMR)?1、化学位移范围:在0~20ppm2、三大要素:化学位移( H)、偶合常数(J)及峰面积。?3、特点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