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

ID:22317027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_第1页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_第2页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_第3页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_第4页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

2、第1内容显示中 4-12-19【内容提要】本文在梳理安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全与人的生存状态的相关性揭示,提出了“广义安全观”,并以全球伦理的维度,对广义安全的研究模型、伦理向度及其安全理论范式做了新的探索,试图为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关键词】生存优态;广义安全;非传统安全国际关系学科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不到百年,因而当它面对变化多端的国际社会时,显得多有缺失,尤其是人类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使得国家中心范式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成为非国际化理论而日益受到批评,与其相应的安全理论也日益陷入某种安全困境。不可否认

3、,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趋结束,表明国际关系理论有待于重构;“9·11”恐怖事件的“意外”发生及其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表明传统的安全理论有待于转变其价值立场与范式。一安全再定义安全问题关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人对安全的获得通常可以被理解为下述行为的努力:避免受到攻击、侵犯、伤害乃至灾难等显在或潜在的危险;消除种种由不确定感、不稳定感、无保障感等导致的恐惧心理;控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犯罪蔓延、瘟疫传播、毒品泛滥、移民过度、经济崩溃、环境恶化等现象;努力防止使用武力、扩散武器、种族冲突、爆发战争,等等。安全问题的广泛性使得人们一方面对它十分重视,如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把安全视为人

4、在满足生存需要后的第一需要,国际政治学家们则把安全看做是国际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1甚至把安全比喻为氧气——你可以不注意它,但不能没有它;2另一方面又对它感到困惑,由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困境体验,因而人们对安全会做出不同的理解与描述,安全问题的研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对安全本身的不同界说。根据坦利·特里夫(TerryTerriff)的阐述,安全研究学者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者认为安全不可定义,安全概念在根本上属于争议性的概念而难以统一,或者说安全是一种给出性的条件,恰如健康和身份一样不能简单给予其确切涵义,甚至还可以说安全是没有任何精确意义的“模糊的符号”。3第二类学者认为安全问题太复杂

5、、层次太多而且不同层次的安全实质完全不同,因而不可统一而论,只能根据不同层次或范围给安全做出不同的定义。第三类学者则认为安全可以明确地定义,强调安全的内涵看起来尽管模糊,但还是可以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做一简约化的理解与描述,如安·贝朗尼(IanBellany)明确认为,安全就是“摆脱战争的相对自由”,4沃尔佛斯(Wolfers)则把安全清晰地概括为“获得价值时威胁的不存在”,等等。1在现实生活中,威胁是一个警戒性很强的词语,它总是被人们关联到生存危险的生命体验与生死存亡的国家历史中。国际关系理论中威胁涵义也是消极的甚至是恐惧的,因为它总是被用来揭示国际社会的某种险恶与国家间的某种凶兆。特别是

6、人们一旦对威胁有了消极的理解后,往往导致应对策略的消极防范乃至对抗而强化危险状态。在安全理论研究中,威胁除了可用数量关系表达其客观实态外,还可与境遇中行为主体的主观状态关联,这使得安全问题复杂化。一旦人们把因生存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而导致的受威胁感和内在恐惧感均纳入安全范畴时,安全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事实上,对威胁的过度防范与抗衡恰恰在现实中会强化威胁的程度,会使人们陷入某种危态对抗的无休止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另外,如果我们承认安全只是“威胁的不存在”,就会在现实中寻找威胁并努力消除之,于是设想的敌人或对手就会成为去不掉的影子,进而使对抗与复仇成为未来资源投入的首要领域。这时,人们所

7、寻求的“威胁的不存在”变成了无可达成的虚位状态,甚至使危态对抗代代相传。可见,用“摆脱战争”来定义安全虽十分明确,但过于狭窄;而用“威胁的不存在”作为安全的最基本概括,虽然揭示出了安全的某些实质在于消解威胁,但过于消极。为改变对安全问题的狭义理解,应当分析安全与人的生存状态的相关性,揭示安全的本质意义以建构起广义安全观。在全球体系中,任一层次行为体的现实境况均可展示为一个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序列。如果以生存优化状态为行为体努力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的话,那么生存状态可以标示为四个层次:优化状态、弱化状态、劣化状态、危险状态。这样,以生存状态来观照安全和体现安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使安全的理解更加广

8、义了,并且生存状态的四个层次本身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安全梯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